「法学」列表
- 王冠华: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选定、立法缺失及制度构建01-08
- 王永明:论两大法系证明责任理论的差异01-08
- 周赞:开放的事实――并及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问题01-11
- 陈学权:比较法视野下我国不被强迫自证其罪之解释01-12
- 薛丰收:完善与保障辩护权――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01-13
- 姚红: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和立法考虑01-13
- 路志强 高继明:中国民事检察监督的法理思考01-17
- 刘磊:公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与正当性研究01-20
- 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专家建议书01-21
- 郭菲:从监管角度审视刑事诉讼中被羁押人员的权利保障01-22
- 王志坤:强制医疗程序及其检察监督01-26
- 龙宗智:“内忧外患”中的审判公开――主要从刑事诉讼的视角分析01-26
- 吴兆祥:新民事诉讼法出台的背景及其重大影响01-28
- 李德恩:论自认效力否认之依据――基于“诚”与“信”的法理展开02-06
- 刘东:论民事执行和解协议效力的完善02-10
- 刘丽 丁鹏 陈宇:我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之运行现状02-16
- 汪海燕:刑事诉讼法解释论纲02-17
- 陈燕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逻辑考量02-20
- 何家弘:诉讼制度的改良与刑事错案预防02-24
- 霍海红:民事诉讼法理论的中国表达10-27
- 韩静茹:民事诉讼证明妨碍问题之反思10-27
- 沈臻懿 杜志淳:中国近现代司法鉴定早期嬗变与演进研究10-28
- 谭秋桂: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象、方式及其保障10-30
- 傅郁林:民事检察权的权能与程序配置10-30
- 胡金龙 张剑锋:论民事检察权的理性演绎――以《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视角10-31
- 韩红兴:论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公诉方式变革11-01
- 张卫平: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与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11-01
- 胡亚球: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具体化义务的中国路径11-04
- 王鸿翼: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11-06
- 宋春雨:对新民诉法证据制度若干问题的理解11-08
- 王胜明:民事诉讼法若干争议问题立法思考11-09
- 高一飞:国司法对媒体的预先限制----兴衰与反思11-10
- 高一飞:从录音直播到微博直播11-10
- 高一飞 贺红强:美国陪审团废法的正当性考察11-11
- 高一飞 陈晓静: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解决方案11-11
- 王鸿翼: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11-13
- 谢文哲 刘东:民事诉权新探――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背景11-22
- 施鹏鹏:镣铐下的艰难起舞――评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11-22
- 董新义:论金融纠纷的行业与诉讼联动调解11-23
- 高一飞:从录音直播到微博直播――兼评薄熙来案件的庭审直播11-25
- 包冰锋:多元化适用:证明妨碍法律效果的选择路径11-30
- 葛向伟:亚太地区罪犯矫正现状、改革及其思考12-02
- 王亚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与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12-03
- 陈景辉: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12-06
- 汪建成 胡星昊:论监视居住制度的司法完善12-08
- 姜梅:现行合议制的变革与完善12-15
- 吴杰:能动司法视角下民事审判权运作机制定位与反思12-15
- 洪浩 邓晓静:公益诉讼中检察权的配置12-16
- 左卫民:从国家垄断到社会参与: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新图景12-19
- 马丁:罗马法上的“诉”:构造、意义与演变09-24
- 何家弘:中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09-24
- 常怡:中国调解的理念变迁09-24
- 周成泓 廖荣兴:论自由证明规则的构建09-24
- 李浩:民事证据制度的再修订09-29
- 胡胜:刑诉法修改后逮捕条件若干问题探析09-29
- 孙佑海:关于民事诉讼法新旧衔接适用的几个疑难问题10-01
- 汤维建:民事诉中监督的立法进步10-01
- 齐树洁:公益诉讼与适格当事人之扩张10-03
- 范愉:委托调解比较研究10-05
- 吴泽勇: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10-05
- 齐树洁 周一颜:香港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回顾与前瞻10-07
- 蔡彦敏:以小见大:我国小额诉讼立法之透析10-07
- 韩静茄:错位与回归: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10-07
- 郝振江: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裁判的效力10-07
- 柯葛壮:刑事诉讼“审前会议”之立法比较和实务运作10-08
- 魏庆玉:摸索证明论10-08
- 邱星美:强制执行公证问题研究10-09
- 陈学权:论刑事诉讼中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并重10-12
- 潘剑锋:论民事司法与调解关系的定位10-13
- 齐树洁:我国公益诉讼主体之界定10-13
- 毕玉谦: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与审理程序对接的功能性反思与建构10-14
- 汤维建: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现代化转向10-20
- 周翠:现代民事诉讼义务体系的构建10-20
- 段文波:民事程序视角下的同案不同判10-20
- 高祥阳 许世腾:减刑假释案件庭审检察监督的制度构建10-21
- 李浩: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新发展――对管辖修订的评析与研究10-21
- 傅郁林: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价值取向论评10-23
- 田力男:论公诉审查程序中法官角色的改革10-26
- 周翠:全球化背景中现代民事诉讼法改革的方向与路径10-26
- 李建超 张福坤:新刑诉法影响下我国侦查讯问制度的探索和完善08-27
- 范愉:司法资源供求失衡的悖论与对策――以小额诉讼为切入点09-03
- 杨新民:贪污贿赂案件证人出庭制度浅议09-03
- 高原:审级制度视野下死刑复核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路径09-03
- 傅郁林:多层次民事司法救济体系探索09-04
- 刘学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解析09-04
- 黄永:刑事证据制度:从逻辑规则向程序规则的演进09-04
- 崔永东:关于改革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制度的思考09-05
- 李维睿:试论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规制09-05
- 许可:论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09-06
- 巩寒冰:论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共生效应09-06
- 韩波: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09-06
- 罗飞云:论民事诉讼中的测谎09-08
- 冀宗儒 徐辉:论民事诉讼保全制度功能的最大化09-09
- 郭翔:论民事诉讼中的罚款――立法预期与实践效果的背离及修正09-09
- 刘国媛 汪宝: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研究09-11
- 颜研生:论刑事裁判文书说理与司法公信力09-12
- 张崇波:论公诉的裁量权09-13
- 万春:侦查监督工作贯彻新刑诉法若干问题09-13
- 曾友祥:中国刑事和解价值之辩09-13
- 詹建红 李纪亮:困境与出路:我国刑事程序分流的制度化09-15
- 王新清:技术侦查证据使用问题研究09-16
- 张洪涛:调解的技术合理性――一种中观的组织结构一功能论的解读09-17
- 胡思博:民事裁定分类研究09-17
- 江必新:论民事审判监督制度之完善09-17
- 李昌庚:国有产权登记机构的法律思考09-21
- 肖峰:公诉化解社会矛盾之思考09-23
- 屈茂辉 匡凯:社会指标运动中法治评价的演进09-23
- 刘加良: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实效化09-23
- 吴泽勇:建构中国的群体诉讼程序:评论与展望09-23
- 曹志勋:“真伪不明”在我国民事证明制度中确实存在么?07-16
- 蔡彦敏:中国民事司法案件管理机制透析(上)07-16
- 蔡彦敏:中国民事司法案件管理机制透析(下)07-16
- 叶衍艳:审查起诉阶段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的建构07-18
- 付磊:量刑建议改革的回顾及展望07-18
- 吴兆祥 沈莉: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与诉讼代理制度07-18
- 谢安平:刑事诉讼立法人性基础比较研究07-19
- 王敏远:死刑审判程序之完善07-19
- 闵春雷 贾志强: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析07-22
- 陈卫东:构建中国特色刑事特别程序07-24
- 邢永杰 侯晓焱:撤回公诉问题评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