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面子文化与民主政治」正文
文化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政治影响文化;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政治。中国的民主政治不能不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
民主最终是一种制度形式。民主是民主的实质与民主的实现形式的有机构成。民主的实质应当是民主所要体现的价值观和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民主的实质应当体现:人本、正义、自由。人本、正义、自由是民主的灵魂,是民主最基本的三个关键词。但民主的本质最终须民主的形式去实现。本质是抽象的,形式是具体的。如果没有有效的实现形式,民主的本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民主实现形式的最终体现就是某种民主制度的设定。所以民主最终须制度去体现。所以,从实践层面看,抽象的民主是不存在的,民主最终就是一种制度选择,是一种制度存在。
文化决定制度运行的效率。文化是制度的灵魂。制度的有效性与执行制度的主体人文素质密切相关。人是文化的构成。制度与人是一对互动的范畴。一方面,有什么样的人,就需什么样的制度去约束;另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制度,也造就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文背景,必然要求选择不同的制度形式,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张五常先生感叹中国为什么总是将西方不对头的东西搬进来。其实,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将西方不对头的东西搬进来;二是搬进来后变得不对头。这里第二种情况就是一个文化不适应的问题。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效果很好,但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照样难以阻挡钻空子。再如政府采购制度,在不同国家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这里就有一个与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相适应的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具体制度的选择应当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实质,而不在于追求形式。对民主制度的选择也应如此。
面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面子文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形式主义。手段成了目的,目的成了手段。表现之二就是缺乏诚信。人前面是一套,人背后是一套。表现之三是只有外在约束,缺乏内在约束。面子本质是一种外在约束,因为面子缺乏心灵的自觉。表现之四是形成两极人格。由于缺乏内在约束,所以,主体就有可能将外在约束的压力转移到内心世界,从而导致人格的分裂和不对称。一方面,内心深处装满世界的沉重;另一方面,外部表现又是如此的华丽和堂皇。阴与阳,在一个人身上,实现了一种极端的对立,又极端的统一。当然,面子也有积极的方面,因为面子毕竟也是一种约束,有面子总比没有面子要好。所以,在缺乏内在约束的情况下,面子的秩序意义也是显然的。如果人们连面子都不顾,社会就只会变成赤裸裸的肉体相搏。
面子本质是与民主相背的。面子既没有体现诚信,也没有体现理性。而诚信和理性是民主对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民主要求国民要有求真精神和批判精神,因为求真精神和批判精神是实现社会正义和达成合理约定的必备条件。而求真精神和批判精神实质就是理性精神的体现,所以理性精神是实现民主精神的一个基本前提。民主也要求国民一旦达成约定必须遵守,所以,诚信精神也是实现民主有效性的一个基本前提。因为诚信的本质就是遵守约定。没有诚信,约定就只能是一纸空文。理性决定选择的合理性,诚信决定选择合理性的实现。二者共同构成了民主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但文化的演进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促而蹴,所以,中国民主制度的选择和设计应充分考虑面子文化的特点,要发挥其长处,克服其弊端。一是要坚持文化改造与民主推进相协调的原则。二是要尽可能采取公开的形式。公开有利于发挥面子的约束作用。如党务、政务等,能公开的要尽量公开。尤其各单位对一些重大决策过程,要尽可能采取公开的原则。人事任用、财务等应当公开有关的过程,以利于监督。因为公开后,对领导也有个面子约束的问题。三是对匿名形式要慎用。如投票,是采用匿名形式还是公开形式,可视情况而定,二者各有利弊。但在面子文化下,匿名形式也有很大副作用,因为匿名形式为一些人的阴暗心理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从而有可能导致结果十分的糟糕。如从一些地方选举的情况看,匿名形式就并非是最好的,也产生了一些不理想的结果。四是要多一些协商过程。协商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理性化。在协商中,面子也是一种约束。五是要调动各方面广泛参与。参与过程也是一个权利落实的过程,也有利于实现民主的实质。同时,在参与过程中,本身也加强了一种公众监督功能,包括面子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