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光:公选实践的理论探讨――评《公选公正论》」正文
公开选拔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它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行推广于90年代,发展成熟于近十年。二十多年来,公开选拔制度始终引领着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日益彰显出制度创新的生机与活力,被公认为是干部人事制度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改革。毋庸讳言,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从理论层面,特别是从政治哲学的高度,对其发展脉络进行必要的梳理,反思这一制度学理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未来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和方法,为这一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就是一个十分必要、重大而紧迫的理论课题。张子云博士的新著《公选公正论――中国公开选拔制度的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因问题而生,应时代要求而作,对公选制度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对公选制度的学理性思考。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本来就是一种实践性非常鲜明的现实活动,正因为这一特点,再加上公选制度实施的时间并不太长,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难免流于浅尝辄止的现象描述和停留在现实操作层面,难以有对公选问题的理性的和学理性的深入思考和探究。针对学术界这种难以令人满意的研究现状,作者并不只是把“公选”看做是一项操作层面的行政性事务,而是将形下事功作形上观照,又以形上原则对形下事功作深层考察,进而提出一种既合公正原则又可具体落实的解决途径。公选制度的首要价值和最高追求是公正,于是,作者选择“公正”为切入口对公选制度作深入研究。对于公正的研究,在理论上实现了两大转换:一是对于制度公正的研究,将主题由社会基本结构转向了社会具体制度;二是对于公正的研究,将焦点由分配公正转向了配置公正。在全书的写作中,作者力图将公选制度的研究由经验的层面提升至哲学的高度,将经验的材料重构升华为哲学的科学体系。正是这种深刻的、一以贯之的学理性探究,体现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其次,本书在创新和构建公选公正的理论体系的同时,提出并阐释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观点。作者着眼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公选公正的原理、公选公正的环境、公选公正的内容、公选公正的理念、公选公正的制度、公选公正的效应六大维度,展开对公选制度的比较系统而深入探讨,创新和构建了圆融贯通的公选公正理论体系。借助于当代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作者对公选中的公正问题作了细微地阐释和辨析,如,“初始境况”、“制度期望”、“复合平等”、“公选之善”等。作者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性概念“阳光之幕”,通过“阳光之幕”将影响公选公正的黑暗的东西挡在外面。这些新概念、新观点,新意迭出,令人耳目一新。当然,任何理论和理论体系的构建都是有局限性的,这些新观点、新体系还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第三,工作体验与理想情怀是贯穿该书的又一特色。公选制度实施以来,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是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生动局面的有力推手。但是,一些地方干部公选过程公开程度不够,存在考官构成不合理,面试过程不透明,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部公选的科学性和公信力,也导致社会上对暗箱操作和潜规则的“合理想象”。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有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更加缜密的制度设计。作者认为,公选应该在“阳光之幕”中进行,而不能在“无知之幕”中进行。作者满怀信心地指出,公选公正对公选对象的培育,将成为公选制度自我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只要公选制度从公选公正中获得持续创新的动力,只要公选制度从公选公正中获得共同治理的动力,我们就可以理性地预期,公选制度将成为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主体,成为人类历史上科学先进的选拔任用制度。
最后,该书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导。当然,理论只有植根于实践,牢牢把脉时代的脉搏,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作者从事公开选拔工作十数年,掌握了较多的第一手资料,又擅长理论思辨。该书是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与理论提升的结晶。从实践中总结和提升理论,是为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更好地指导实践。公选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存在理论准备不足甚至严重滞后的现象。只有理论研究走在前面,才能避免领导者犹疑、实践者困惑,才能避免人事制度改革迷失方向,甚至陷入困顿。《公选公正》一书的出版,必将对中国当下的乃至未来的公选制度产生一定的资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