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强: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进化

作者:董国强发布日期:2007-08-14

「董国强: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进化」正文

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Frederick Watkins)著,黄辉、杨健译:《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按照书前的「中译者序」,《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的英文原书「初成于法西斯主义颠峰时期,修订于冷战时期」,距今已逾半个世纪。不过,在读完该书以后,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教益与启迪。

与目前国内学界讨论自由主义的一些论著相比,该书有两个鲜明特点:

第一、该书特别强调一些相关概念、术语与历史背景之间的紧密关联。作者没有纠缠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不对经典理论家的论著作注疏式的引证和阐述,而是试图通过对西方历史简略而有系统的疏理,考察政治观念产生和变迁的历史根源,总结归纳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辨析各种政治思想及实践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矛盾冲突,从而使我们对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源流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概观,同时对一些相关的概念、术语的内涵有更具体、深刻的理解。

第二、该书考察的时段,上自古代希腊、罗马,下迄二十世纪中叶。由于作者是以时代、而不是以思想家个人作为分析论述的基本单元,所以他在书中引征的内容,不但包括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理论家的经典论断,而且也包括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杰出观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一些倾向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现代思想家的政治主张,纳入到西方政治传统的框架中考察,对他们的思想源流和政治主张的具体内涵作出了自己的诠释。这种独特的体例和视角,对许多传统的看法形成相当大的冲击。

通读全书后的第一个印象是,作者的论述深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影响。比如在论述「国家」和「政治」概念的本质时,作者反对任何「天启论」观点和泛道德化的解释,主张采用「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他反复申明:观念本身就是物质环境的产物。观念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需要。物质生产状况的改变,会带来满足经济需求的新机会,也导致思想与行为的改变。因此,「政治」的本质是调处社会经济关系,确定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原则。「国家」也不过是经济利益的间接表现。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主张,都是某一阶级经济利益的意识形态化的表述,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和时代特征。

与上述国家观、政治观相一致,他强调「自由」和「民主」的概念并不天生具有普世的性质,相反,在历史上,它们是和「特权」概念紧密相关的,有着明确的外缘边界,具有排他的性质。这种排他性,在一个国家或社会内部,表现为不同阶级之间政治待遇的差异;在国家与民族之间,表现为宗主国和殖民地民众政治待遇的差异。他列举大量历史事实,指出人们政治观念的进化,在本质上,不是少数思想家理性观念的产物,而是经过长期的、不断的斗争和妥协,慢慢地实现的。例如近现代西方社会普世化的「民权」概念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中产阶级的觉醒和解放;农民阶级的觉醒和解放;城市无产阶级的觉醒和解放。而「民权」概念的每一次向下拓展,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理性的政治妥协往往是以下层民众不断抗争为先导的。

迄今为止,政治制度包括两种基本的模式──宪政民主制度和独裁专制制度。它们在理论形态上的对应物分别是「自由主义」和「集权主义」。一般论者在分析论述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思想根源时,常常倾向于诉诸不同国家、种族历史文化的根性。他们的分析范畴通常是「东方的」、「西方的」,或者是「英国的」、「德国的」,等等。沃特金斯的著作对这种传统的看法也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西方政治传统本身就孕育着上述两种截然相对的政治理念的基因。他的解释体系依然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他指出无论是既得利益集团还是社会弱势群体,都有可能倾向集权主义: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必然倾向于独占政治权力,用一切手段压迫下层阶级的反抗;而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那些难以结成团体与其他社会阶层进行有效对抗的群体,如农民阶级──也会倾向于依靠集权政府来建立相对公平的秩序准则,从而避免在完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沦为弱肉强食的牺牲品。在极端情况下,弱势群体还可能倾向以暴力革命来取代既得利益集团,建立本阶级的专政。因此,只要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存在不同的阶级,只要社会物质产出不敷社会消费的需要,阶级间的冲突就不会停止,集权主义就有其潜在的基础。换言之,集权主义、专制政治的出现,是由政治的现实功利性质和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个种族和文化的特质派生的。

当然,沃特金斯阐述上述观点,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否认东西文明之间的差异。他在该书中也没有放弃东西文化比较的研究范式。他从西方政治传统本身发掘集权主义的思想根源,旨在客观揭示西方政治传统的内在异质性和多重性,藉以匡正简单的归类分析所造成的对东西文化价值判断上的一些误导。这体现了西方学者勇于自我批判的理性态度和科学精神。

必须指出,能够自觉、熟练地运用历史和经济的决定论观点来讨论政治问题,并不表明沃特金斯是马克思主义者。书中反映出的思想观念的多元性,并没有掩蔽作者自由主义的思想底色。

自由主义在思想上有哪些特点?从沃特金斯的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主要有三点:第一,自由主义强调经验理性;第二,自由主义强调一切事物的相对性质;第三,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随时准备接纳经过实验而被证明是合理的观点和主张,并扬弃自身固有的错误或过时的观点。这些杰出的思想品格,对自由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赋予自由主义理论持久的活力,使它能够与时俱进,从容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了解自由主义思想的上述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沃特金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评判。一方面,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矛盾的理论范式,并承认阶级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利益,但同时,他认为阶级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至少,以西方国家的现代经验看,阶级矛盾必然导致战争和革命的观点不具普遍意义。一方面,他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但同时,他也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无法成为西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观念上的一个致命错误,是试图将自己构建的理想模式──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结形态。这种企图本身就是违背历史辩证法原理的。一旦某种理论或设想被绝对化和固化,便与宗教的「天国」理论性质相类,其内在的生命活力便不复存在了。

另外,在论述「民主」和「专制」的概念时,作者也流露出典型的自由主义的理性态度。

一般而言,在「民主」与「专制」问题上,自由主义者是倾向前者的。自由主义者通常是民主主义者。但沃特金斯指出,「民主」概念里面还存在着「绝对民主」和「宪政民主」的区分。「民主政治」的合理性不是绝对的。如果没有理性的考量和周密的制度制约,单纯的「绝对民主」有可能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少数人的权利就会受到损害。这样,民主政治就走向其反面,蜕变为一种变相的专制政治。基于上述认识,沃特金斯在论述民主问题时,主张采用「宪政民主制度」。他还指出宪政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社会多元化、权利与义务对称、以理性的政治架构保持社会均势三个基础之上的。

如果说沃特金斯对「民主」概念的辨析反映出自由主义者对未来政治发展的一种理性、务实的理想追求,那么他对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专制政治现象的成因与功效的具体分析,也颇耐人寻味。他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集权主义的政治实践也包含着理性因素。集权主义最主要的诉求,是造就并维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而集权主义能够引起社会各阶层广泛共鸣的时刻,往往是在民族危机深重之时,或者是在经历了长期的内战与动乱之后。这一类事例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显然是言之成理的。

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思想本身是没有边界的,思想史研究中的流派划分通常只有相对的意义。一切有价值的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和思想之交融。这或许也是目前国内学界「新自由主义派」和「新左派」同人在讨论自由主义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一点。

来源:《二十一世纪》二○○四年一月号总第 22 期,作者授权天益发布。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