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现实存在、社会处境与中产阶级的未来」正文
中产阶层的研究在经历了观望、争议阶段之后,在2007年迎来了一个高潮。2007年4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系列丛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得以出版,该丛书是这一“中产阶级研究小组成员”继2005年8月出版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全球中产阶级报告》更为深入、细致的工作,它对中间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品味、教育传承、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2007年7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社会学第17届年会上,“中产阶级的比较研究”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30多位学者,这一论坛也成为会议上的主要亮点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资深记者魏城和编辑团队编辑、采写的《中国中产阶级调查》系列报道和讨论,继今年5月获得2007亚洲新闻奖之后,最近又由中国南方日报出版社结集成书,书名为《所谓中产》,这又将为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中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已经并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的社会反响。
在这一系列看似偶然的事件的背后,是中国中产阶级正在不断走向社会关注焦点、新闻舆论热点以及时髦话语中心这一社会事实。这一事实的形成至少有三个不得不提及的社会背景:作为社会新阶层的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兴起与发展壮大;“中产”这一模糊符号背后的复杂的社会意涵;目前中产阶层发展所面临的艰难的社会处境以及建构和谐对一阶层的社会心理预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产”成为一个炙手可热却又莫衷一是的社会话题。在一定程度上,王建平博士的研究及《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一书(中国中间阶层研究丛书之一)既是这种背景的结果,同时也提供了这种背景的更好诠释。
由于特殊的学缘关系,笔者对于作者有关中产阶层研究的起始、进展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也目睹了作者及其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为发起者的“中产阶级研究小组”的艰苦努力与相应的成果。作为这一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王建平博士从撰写博士论文开始围绕着中产阶层进行了认真的资料搜集、理论研读与实地调查。《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一书很好地展现了作者的理论功底与现实敏锐性。
由于“中产阶层”这一概念的歧义性与敏感性,中国中产阶层是否存在经常成为人们争议的一个话题。出于这种考虑与谨慎,作者在书中的第一、第二章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回顾,这一回顾虽然稍嫌繁长,但对于这样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却是必须的。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概念、中国中产阶层的界定以及中国中产阶级层的产生及特征做了认真的梳理,同时对于中产阶层的消费理论与中产阶层的消费背景也给予了必要的交待。第三章作者以自己亲身参加的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五大城市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目前中国中产阶层存的规模、构成等状况,五大城市中产阶层的规为模11.9%,这一较为令人信服的数据回答了人们的质疑。
第三至五章,作者通过五大城市中产阶层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资料详细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中产阶层的消费特征、社会分化、社会区隔逻辑与社会效应。第六章则回归到理论,通过对西方中产阶级消费理论的回应,分析了中国中产阶层现实背景下具体的消费镜像。作者指出,虽然在消费分化、社会区分的过程中,中产阶层已经并还将继续形成社会区隔,但由于中国中产阶层的现实特征,他们还不能称为品味阶层,这种区隔只能是非品味性区隔。这样,在中国现实的背景下,中产阶层的前卫镜像就有了另外的含义。
消费是中产阶层的主要社会舞台,是他们社会表现的主要领域。因此,作者选择消费进行中产阶层的研究可谓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因为,在中产阶层消费的背后是他们暧昧的社会处境和尴尬的社会地位,是他们与生俱来且如影随形的社会焦虑。很明显,作者研究消费,却不是以经济学的方式与视角。社会学的训练与视角使作者更为关注消费的社会逻辑与社会效应,以及这一场域中中产阶层的社会处境。在最后一章,作者对于消费对中产阶级的双重影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消费背后的社会学意义,即中产阶层的作为及其对未来的影响,从而把对中产阶层消费的研究拉向了阶层命运这一宏观的社会话题上。
瞻前顾后,可以看出,在看似不大相关的章节背后,作者始终以社会区隔为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这样,前后的结合得到了保证。如此以来,在理论分析的一致性与深入性、调查材料的真实与翔实、以及不同文化阶层发展的比较上本书无疑做得比较好,充满社会学色彩的实证分析与想象力也成为重要特色之一。本书应该是有关中产阶层研究的第一部实证性调查著作,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必然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为探索性研究,对于其后的相关研究,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对于社会学家而言,中产阶级是也只是一个以职业划分为主的社会阶层;而在政治学意义上,虽然看重中产的社会稳定功能,但用马克思的阶级划分标准来看,它怎么也算不上“阶级”,不过是利益群体而已;对于经济学家而言,中产阶级的消费热情则是主要的,他们是热情、前卫的理想消费群体;而在社会大众和传媒的眼中,中产阶级是一群有钱、有闲、有情调的优雅人士。这种分歧是“中产”成为时髦但模糊的话语的根源之一。而中国很长时间将中产阶级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传统也使得这一词语很难进入正规话语体系之中。因此,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践话语中,“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化的概念。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它所表征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这有可能形成概念与其指代的对象之间的混淆与分离,甚至这一符号还容纳了不同的理论预设、思想观念甚至意识形态。这一符号的模糊性也增加了中产的复杂性。这是我们正确理解与分析中产阶层时时应该注意的,也是作者在研究中一直强调的。
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所分析和担心的,中产阶层的话语障碍与社会困境已经在目前显现出来。由于贫富分化难以有效缓解、社会阶层渐趋因化、社会流动途径与机会减少、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农民与农民工城市的障碍等等因素,中产阶级的发展已经开始遭遇发展的困境与瓶颈。住房、教育、医疗的重压也使他们处于前所未有的窘迫状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产阶层正在消失”“中产阶级成为贫富分化的替罪羊”甚至“中产是一伪命题”等与中产阶层的存在相伴随。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其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社会阶层,也由于整个社会对于中产阶级发展的期待,以及现阶段由于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所导致的中产阶级发展困境,中产阶级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关注的社会问题。中产阶级的规模与社会作为是未来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中产阶级的发展与稳定,受益的不仅仅是自己,同时还有整个社会。因此,以必要的制度安排与政策保障中国中产阶级的顺利成长,给中产阶级留下必要的发展空间,这是整个社会都应该亟待重视的问题。
中产阶层的存在是一个勿庸置疑的社会现实,而中产阶层的发展困境也是目前的现实问题。基于中产阶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功能,它成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结构支持。因此,对中产阶层的全面的、多学科的研究很有必要。因此,《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一书的及时问世有值得我们期待的社会价值。当然,期望本书能够解答中产阶层的所有问题,也是不切实际的。让我们共同期待为中产阶层的壮大和中产研究的深入,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中产阶级占优势的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王建平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