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芬: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背景

作者:王进芬发布日期:2016-12-02

「王进芬: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背景」正文

〔摘要〕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深深植根于俄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情;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是对民粹派党组织理论的批判继承;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深受西欧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民主党人的政党实践和理论的影响;俄共(布)面临的革命和建设任务的要求以及党的自身状况是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列宁;党内民主;党组织;俄国革命

〔作者简介〕王进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深深扎根于俄共(布)生存和发展的俄国社会,深受西欧社会的政治发展的影响,更与俄共(布)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及其党自身的实际紧密相联。

一、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深深植根于俄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情

正如一个婴儿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一样,俄共(布)生存与发展的历史环境也是既定的。这个既定的历史环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俄国还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的“文化水平”。 对此,列宁是完全肯定的。在《论俄国革命》中,列宁完全同意第二国际一些人及苏汉诺夫提出的“俄国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高度” 的观点,认为俄国的确还不具备“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并强调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论点”〔2〕。这里的“文化水平”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文化。在1913年的《我们的“成就”》一文中,列宁指出,我们的工业如同俄国的整个国民经济一样,过去和现在都是按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的,这是不容争辩的,也是无须证明的,但俄国却不是一个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一个“极端落后和贫困”“压迫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并使广大农民群众处于艰难境地的中世纪的农奴制的压迫”的国家。

经济上的落后,也带来俄国思想文化上的落后。在逝世前的《日记摘录》中,列宁在文章一开头就列出了俄国居民识字状况统计:到1920年初,俄国居民每1000个男子中只有409人识字;每1000女子中数仅有244人识字;每1000人口总数中只有319人识字。基于此,列宁说:“我们距离普遍识字还远得很,甚至和沙皇时代(1897年)比,我们的进步也太慢。……这说明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3〕应该指出的是,俄国的文化落后,还不仅仅表现在居民的知识教育程度方面,更显著地表现在政治意识和文化传统上,表现在俄罗斯民族缺乏民主传统和长期以来被小生产、封建农奴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落后的传统习俗、习惯、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缠绕着。

俄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必然深深影响到俄国的政治发展。列宁曾这样谈到俄国民众的思想文化与政治意识的落后:这种半农奴制的小生产方式“极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能充分地和全面地发展,使劳动居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使千百万农民处于亚洲式的野蛮的垂死境地,使全体人民处于愚昧无知、毫无权利和受压迫的境地”〔4〕“俄国中世纪式的半农奴制度的残余还异常强而有力(比西欧),它像一副沉重的枷锁套在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身上,阻碍着一切等级和一切阶级政治思想的发展”〔5〕“不得不相信自己负有永世做老马的‘神圣义务’;他具备‘先辈传下来’的奴才性。”〔6〕“在俄国,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人当然要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多得无可比拟。”〔7〕正是半农奴制的村社这种中世纪的闭关自守状态维持着因循守旧、备受压抑和野蛮无知的传统”〔8〕等等,再加上,俄国的地缘又使其深受东方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和统治方式的影响,比如作为其文化主干的以臣服于皇权为主要特征的拜占庭东正教就是蒙古鞑靼人遗留的。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民主观念与民主传统在俄国是何等匮乏。民主观念和民主传统的缺乏必然导致对权力的过分迷恋和推崇。列宁临终前对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几位主要领导人的点评中, 几乎都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如指出,斯大林“太粗暴”,托洛茨基、皮达可夫等人“太热衷于行政手段和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同时“缺乏深湛的科学修养”等。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以上对俄国经济文化落后性的深刻把握,列宁清楚认识到包括党内民主建设在内的俄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宁肯少些, 但要好些》一文中,列宁明确指出党和国家机关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官僚主义等弊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落后的旧文化的影响。他说:“这些缺点根源于过去, 过去的东西虽已被打翻, 但还没有被消灭, 没有退到早已成为陈迹的旧文化的阶段。我在这里提出的正是文化问题,因为在这种事情上,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经达到的成就。”〔9〕

二、列宁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是对民粹派党组织理论的批判继承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着手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可供借鉴的只有两种类型的革命组织:一个是西欧的社会民主党,一个是俄国70-80年代的民粹派组织。在思考党应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时,列宁曾明确指出,“西欧社会主义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历史,俄国革命运动的历史、我国工人运动的经验――这些就是我们制定我们党的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策略所必须掌握的材料 ”〔10〕。这意味着,为了给俄国社会民主党寻找合适的组织形式,列宁对当时能看到的欧洲和俄国的政党的组织形式都做了考察。在俄国民主党建党的过程中,列宁高度重视俄国革命的传统,并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列宁本人对此也明确指出:“必须向俄国老一辈的卓越革命家和秘密活动家学习(我们毫不犹豫地承认这种必要性)”〔11〕。这其中,民意党人特卡乔夫的思想对列宁的影响尤为显著。据列宁的老战友弗德邦契布鲁耶维奇回忆,列宁对俄国革命的文献阅读得非常仔细,对特卡乔夫尤为关注。特卡乔夫是俄国民粹主义阵营中革命激进派的代表人物。在总的指导思想上,他主张采取“直接革命行动”的方针,即立即号召人民进行起义,推翻沙皇政府,夺取政权。但他从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看到,沙皇政府是一种异常强大的组织力量,拥有军队、警察、宪兵等,革命者面对的是千百万把刺刀,但却两手空空,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特卡乔夫认为,这种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状况决定,革命者只有采取集中制的战斗组织,才可以积聚强有力的革命力量实现革命目的并保证个人生命安全。特卡乔夫主张建立“革命力量的战斗组织”,并提出了“战斗组织”所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组织原则:(1)“权力要集中”;(2)“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服从中央,无条件的纪律”;“每个组织成员要保守最为严格的革命秘密。”〔12〕除此之外,特卡乔夫还非常强调“少数革命家”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个集中统一的“战斗组织”只能是少数革命家组成的战斗组织,因为“这个少数具有更高的智力和道德发展水准”,他们的理想比之于多数人――人民――的理想“更开阔、更革命”。

特卡乔夫的思想对列宁产生了重要影响。列宁为建党而著的《怎么办》清楚表明,他相当欣赏并借鉴了特卡乔夫的建党思想。列宁甚至直截了当地说:“70年代革命家所拥有的那种我们大家应当奉为楷模的出色的组织”〔13〕就是特卡乔夫创建的“人民解放协会”。拿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前文所述的特卡乔夫关于建立“战斗组织”的思想做一对比,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思想是惊人的相似。比如,特卡乔夫主张革命党应该是集中化的、具有严格纪律的“战斗的革命家组织”,列宁也强调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集中化的组织”,这样的组织应当是“这样一种把秘密活动的一切线索都集中在自己手里的强有力的严守秘密的组织。”〔14〕再比如,特卡乔夫提出,少数革命家应在战斗组织中发挥坚强的骨干领导作用,列宁也十分重视职业革命家的作用。他有一句名言:“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5〕。

虽然,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受俄国革命历史传统特别是民意党人特卡乔夫革命党思想的影响,但与特卡乔夫主张建立的少数人密谋组织又有根本区别。他清醒看到专门从事工人恐怖的俄国民意党人是一个完全脱离群众斗争、自我封闭的小圈子,难以担当革命的重任。特别是,列宁参加民意党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在他17岁那年因谋刺沙皇未果而被处死一事,更使列宁深切感受到民意党组织的这种单枪匹马、奋不顾身的斗争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走一条不同于民意党的道路。列宁说道:“我们不能因此不对他们抱批判的态度,不能因此而不独立制定自己的组织形式”〔16〕。虽然和民意党人一样,列宁也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具有严格纪律的、下级服从上级主张的革命家组织,但列宁强调的集中制不仅从本质上,而且从形式上又有别于民意党的集中制。列宁的集中制原则是体现民主精神的集中制,而特卡乔夫等人的集中制思想是一种少数人的密谋。就是说,列宁在党的组织形式上对特卡乔夫的建党思想是批判地继承,是扬弃,而不是完全照搬。列宁明确讲道:“把战斗的革命组织看作民意党人特有的东西,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荒谬的。”〔17〕

三、 列宁的党内民主理论和实践深受西欧的民主政治发展与民主党人的政党实践和理论的影响     

列宁与其他同时代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大多长期流亡西欧各国,通晓多种语言,同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社会民主党人有过许多接触和交往,同其中的一些人还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和了解。这为列宁更为直观、更为深刻地了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并对他的党内民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列宁认识到,在当时俄国还处在沙皇专制统治时候,作为俄国近邻的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公民拥有较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他还注意到,与俄国社会民主党缺少起码的政治活动自由不同,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大多是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自由组建的。从组织原则上,西欧社会民主党普遍强调民主、自由前提下的统一;从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活动方式看,西欧社会民主党大多强调要通过普选和议会活动的合法途径取得政权。列宁对西欧各国的政党政治和社会民主党的熟知不可能不对列宁的建党理论和党内民主理论产生影响。前文指出,列宁在思考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形式时就明确指出,除“俄国革命的历史、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外,“西欧社会主义运动和民主运动的历史”,也是“我们制定我们党的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策略所必须掌握的材料”〔18〕。从列宁的《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等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列宁多次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做对照。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