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正文
提要:本文对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1]及其遭遇的批判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哈耶克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批判阐明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观,认为Simon和lukes的批判,就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而言,可以说完全误置了对象;而当代“社群主义”论者对方法论个人主义所做的批判则根本无法适用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哈耶克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一种既反对“整体主义”方法论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原子论”个人主义的阐释性的非化约论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关键词: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
一、 引论:问题的提出与论述步骤
哈耶克于1945年出版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IndividualismandEconomicOrder)论文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因为根据我对哈耶克50年代以后论著的研究,我发现,哈耶克这部论著中的许多观点都构成了他此后观点的出发点,尽管他在此后的讨论中对它们做出了重大的修正。在这些重要的观点中,一如哈耶克这部论文集的书名所示,“个人主义”可以说是其间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因为它不仅构成了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方法论论证模式,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标示出了其自由主义的基本要义。因此,本文将对他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3]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西方论者在研究哈耶克“个人主义”的时候,一般都是把它置于“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gicalindividualism)这个题域中加以讨论的[4],但是根据我的研究,哈耶克的“个人主义”,尤其是他在“个人主义:真与伪”这篇著名论文中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并不仅仅具有方法论的含义,而且还具有“规范个人主义”(normativeindividualism)的含义;这是因为第一,哈耶克本人在该文中宣称,他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可以与“自由主义”互换使用[5],而这意味着哈耶克的“个人主义”还是一种以方法论个人原则为基础并主张某种特定“善”的规范个人主义;因此,我们可以经由他对“个人主义”的讨论而大体洞见到他所主张的自由主义的要求;第二,为了拯救和捍卫自由的社会秩序,哈耶克认为还需要一种能够超越宗教或道德所提供的那些基本且一般的原则的政治哲学,而他为“个人主义:真与伪”一文所选定的题目则表明,“我们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表现为三套原则的哲学:这些原则实际上就隐含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或基督教国家的政治传统当中,只是眼下任何易于人们理解的术语都不再能够对它们做出明确无误的描述罢了。因此,在我们确定这些原则能否继续作为我们的实践指南以前,我正理解的方法论。一方面,哈耶克乃是最早呼吁经济学研究回归到微观基础的经济学家之一:一如我们所们有必要先对它们做一翻详尽的重述”(第3页)。
然而,一方面考虑到我已经对作为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一的规范个人主义给出了比较详尽的阐释,而另一方面则考虑到哈耶克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不仅在西方学术界中有着悠久的学术瓜葛,而且还在当下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论,其间比较著名的有两例:一是布坎南和范伯格认为哈耶克所提出的“文化进化”理论中的“群体选择”在根本上背离了他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6],进而导致了“范伯格与哈奇森”之争。[7]二是A。P。Hamlin从认定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过程性质及其自由主义的结果性质出发,断定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内部存在着无从消解的紧张或矛盾[8]。因此,在本文的讨论中,我拟把关注点集中在哈耶克“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一面,亦即学术界统称的“方法论个人主义”问题上。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哈耶克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不是简单地在“整体主义”与“唯个人主义”这两极之中所做的任何一极选择,而是试图通过同时否定这两种方法论而开出一种能够使社会现象得到真知,早在1931年,哈耶克就经由批判宏观经济学而力主经济学家应当根据个人行动去解释经济过程的结果[9]。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所有认为是方法论个人主义者的论者一样。哈耶克对那种从一种被假设成自成一体的社会结构的理解中推论出个人行动的“社会理论”或“集体主义”――亦即所谓的“方法论整体主义”(methodologicalholism)――进行了持之一贯的批判。然而另一方面,哈耶克则对那种原子论的化约论的社会理论(atomisticandreductionisttheoryofsociety)――亦即哈耶克所谓的“唯个人主义理论”(individualistictheory)或“伪个人主义”(falseindividualism)――做出了尖锐的批判。显而易见,这里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哈耶克是如何通过他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既反对笛卡尔式的化约论个人主义又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式的整体主义的“社会理论”的?第二,哈耶克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而达致了一种能够同时否弃上述两种方法论的既非化约的又非本质主义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10]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两个问题归为一个问题进行追问,而这个问题就是“何谓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考虑到这个问题所含涉到的具体方面,本文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将主要遵循这样两项论述步骤:一是对MichaelSimon一定程度上也包括StevenLukes)以及当代“社群主义”论者对方法论个人主义所提出的批判观点进行讨论,二是从哈耶克反对“伪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个方面出发对他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观点进行比较详尽的阐释。最后,本文将经由上述讨论而达致下述两项相应的结论:第一,Simon和Lukes的批判,就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而言,可以说是完全误置了对象,这是因为这类批判未能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不同解释做出仔细的辩识,进而也不可能洞见到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独有的特性;而当代“社群主义”论者对方法论个人主义所做的批判则根本无法适用于哈耶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第二,哈耶克所主张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一种既反对“整体主义”方法论又在本质上区别于“原子论”个人主义的阐释性的非化约论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二、 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遭遇的批判
(一)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论战沿革
一如前述,方法论个人主义在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也始终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换言之,自从论者提出雏形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观点始,这个论题便一直是学术界主要关注的论题之一,而且由此引发的学术论战也始终不断。就社会研究领域而言,S。Lukes指出[11],最早阐明这项原则的乃是霍布斯,因为霍布斯认为,“在我们可能知道整个混合体之前,我们有必要知道那些将被混合在一起的事物,”因为“每一样东西都可以经由它的各种构成性原因而得到最佳的理解”[12]。此后,这项原则又为启蒙时代的众多思想家所采纳,当然维科和孟德斯鸠是这个方面的例外;正是在这些思想家的努力下,一种个人主义的解释模式开始凸显出来了,尽管他们就界定这种解释模式具有哪些要素以及包括多少要素的问题仍存有很大的分歧。套用DavidL。Prychitko的话来说,“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原则在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构成了人之科学中分析的终极单位。根据这项原则,所有的社会现象,在不考虑有目的行动者个人的计划和决策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理解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倡导者论辩道,根据超个人构成物(su perindividualconstructs)去分析社会现象,如果不是一种十足谬误的话,那也是极具误导性的。”[13]Hamlin更是用一种较为具体的方式把方法论个人主义概括为下述三项基本命题:第一,人之个体乃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唯一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第二,个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将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除非受到强制;第三, 没有人能够像利益者个人那样了解他自身的利益。[14]
具体到社会学领域,这种思维方式或论证方式被称之为“社会学个人主义”(sociologicalindividualism),比如说穆勒和一些功利主义者就认为,“社会现象的法则只是而且也只能是人的感情和行动”[15];再者,Ginsberg也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之为“这样一种理论,即社会应当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的集合,而这些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则纯粹是外部的关系;”[16];因此,在这些论者看来,相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只具有一种次位的实在性或本体论地位。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19世纪初叶,这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或论证模式却遭到了许多思想家的反对和批判,并引发了J。亚历山大所称之为的“个体论的秩序理论”与“集体论的秩序理论”间的大论战[17]。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思想家为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视角,其核心要点在于人们应当在解释的过程中赋予集体现象以本体论上的首位性,因为一如孔德所言,一个社会“同几何面不可分解成线条或线条不可分解成点一样,也不可以分解成个人”[18]。当然,这场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一方而以整体主义为另一方的论战还在诸多不同的题域中反复出现,比如说,经济学中的“历史”学派与古典经济学“抽象”理论之间的论争、历史哲学家之间无休无止的论争、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之间的论争――其间最重要的论战之一是涂尔干(Durkheim)与塔德(GabrielTarde)之间的论争――以及现象学社会学家在应对帕森斯及其追随者的宏大理论叙事时而引发的重大论战。[19]
在哲学领域中,一如我在“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一些论者对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治秩序观大加批判并主张个人的利益与政治共同体之间的紧密和谐,进而试图用这种具有较高一致性的社会秩序之“群体”或“整体”理想去替代那种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观念。正是在这种“群体”或“整体”观念的支配下,卢梭对霍布斯所谓自然状态中的个人观念进行了批判、黑格尔对康德有关个人之自主性的理想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主义观念进行了批判、而自由主义的当代批判论者(亦即“社群主义”论者)则把批判矛头指向了较为晚出的罗尔斯和诺齐克等人自由主义哲学中的个人主义观念。[20]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这些论战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乃是一种经由本体论向方法论的转换而形成的一种界分两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进路。实际上,从历史上看,有关两种“个人主义”的问题早在托克维尔时代就已经以一种颇为隐密的方式存在了,而且还引起了一些人士的关注:这可以在托克维尔所趋近的斯密式的个人主义与他在《民主在美国》(DemocracyinAmerica)一书中反对的“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照中见出(参见第5-6页)。但是,真正使这个问题凸显出来并最早对之进行追问或探究的论者却是马克思・韦伯和哈耶克等论者。社会学家JosephAgassi在一篇分析制度个人主义(instiutionalindividualism)与心理个人主义(psychologisticindividualism)间区别的论文中,比较详尽地讨论了“方法论”个人主义这个术语的渊源及其主旨。[21]他在该文中指出,“方法论的”(methodological)这个术语可以用来形容“个人主义”、“心理主义”(psychol ogism)、“集体主义或整体主义”及“制度主义”等术语。众所周知,“方法论的”这个术语乃是与“本体论的”(on tological)这个术语相对的――因为前者与其说是一项命题,不如说是一种论证模式:当我们用那些从科学方法领域中得出的论辩去论证一项命题的成效性或有效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方法论的”这个术语来形容这项命题。韦伯就在他的研究中对他自己的关于方法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ofmethod)与出现在其历史研究中的个人主义做出了明确的区分。需要指出的是,韦伯乃是同米塞斯一起共同发明了“方法论个人主义”这个术语的,因为正是米塞斯把韦伯所采用的“关于方法的个人主义”或“个人主义方法论”(individualis ticmethodology)这个术语转述成了其当下的形式即“方法论个人主义”――哈耶克、波普尔和哲学家华特金斯(J。W。N。Watkins)则使这个用法得到了普及和深化;最为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