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哲:人类文明竞争演化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家战略构建」正文
摘要:当前,中华民族整体上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节点,就中国本身而言,其发展经历了系统性的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后,正在处于整个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新的国家治理形态的新的历史阶段中;而从外部而言,从技术角度,人类社会正在处于一个有史以来最为重大的技术转型与新阶段,其意义甚至远超于工业革命的意义;而从世界政治态势而言,整个世界政治态势的发展与演化亦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的重大历史关节点,中国必须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战略体系。其中的关键,是依然要清晰地明确人类文明竞争的基本原则,才能不被各种具有不同价值与利益导向的思潮所迷惑,失去正确的战略方向。本文指出了人类文明竞争演化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世界格局的新动向,提出了整个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人类;文明;竞争;国家;战略
作者简介:何哲(男,1982-)陕西西安人,博士,现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研究员,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社会治理;行政体制改革;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与制造业服务化等。
当前,无论从中国本身的内部发展阶段来看,还是从世界整体局势来看,中国无疑都处于一个于内于外都极为重要的历史关节点上。从世界来看,当前整个世界存在着三个重要的趋势,首先人类处于科技演化的重要历史节点,以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宇航、生物、基础物理等一系列为典型代表成果的科技突破,标志着人类正在经历自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历史性变革之中,人类正在进入新的技术时期。而从世界格局而言,工业革命时期奠定的以欧美体系(核心是英美体系)为世界规则主导的格局正在发生裂解,一种围绕着不同文明体系的多极化竞合的新格局正在趋于形成。而从整个世界历史来看,新的技术和新的政治格局,都标志着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人类格局正在改变,则人类正在进入新的历史演化阶段。
而从国内而言,经历了建国后三十年的整体国家经济基础与政治结构构建的过程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总体经济科技实力极大提升,当前一方面,正在处于新的以四个全面为核心、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新阶段,标志着整个国家也在面临新的历史阶段;而另一方面,新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体系依然对传统国家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改变,重新塑造社会经济的同时,也提供了极好的对发达国家“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而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在一个重新构建国际格局的形势下也拥有了在新的世界体系内发挥重大作用乃至促进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机遇与责任。因此,在当前,必须要针对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构建有效的国家战略体系,从而形成在宏观意义上的整体国家目标和原则。而这就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提炼,从而更好的为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伟大使命。
一、人类文明竞争与演化的三个基本原则
从人类历史来看,就自有较为可信的历史以来的三千余年而言,整个人类历史的演化,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描述[[1]]。从主要工具的进步维度可以分为石器、铜器、铁器、乃至大机器工业、电器时代等时代;从社会主要生产方式的演化而言,可以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机器时代、信息化时代等;从社会组织管理结构而言,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等等。这些都可以来刻画人类不同的文明演化体系。当然,以上的不同维度是高度相关的,在大体的历史演化层面,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如封建时代就是典型的农业为主的时代,并对应着手工铁器时代;资本主义时代就是就对应着典型的大机器工业时代等。而从另一种维度来描述人类历史的演化,就是伴随着不同时代的历史历程,不同文明互相竞争与合作从而不断此消彼长并共同促进人类演化进步的历史。
所谓文明,有很多种定义,有从文化角度,有民族角度,有从社会形态角度的界定[[2]]。而本文所称的文明,主要是指以民族为核心但又不拘于民族,所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相似的血缘关系、个体特征、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规范,最重要的是具有共同的社会认同的一个社会共同体。而这一社会共同体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其既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民族,也不等于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与地理国家,而是更多的具有广泛内部认同、联系和文化与传承的以实体为依托,以广泛影响力为拓展的一种人类社会的大的存在单元与集群现象。而从这个角度的文明体系来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就可以得到三个相应的基本的文明演化的规律。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准则
如果说一切文明演化的第一准则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生存本身。生存是一切文明自我存在、延续、发展的第一前提。这一点并无太多可以讨论的。但是,文明生存的根基是什么?文明生存的本能来自于哪里,以及生存本能的向上延续是什么,这是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
任何文明,都是一个一个自然个体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因此,文明的存在状态实际是上是个体存在状态的整体集合。当然,个体的存在状态的简单加总和放大并不直接等同于群体的状态。当众多个体组成一个群体时,群体就会呈现出群体的自有特定[[3]]。然而,这种自有特性,更多是在行为方式上的,并不能改变个体基本需求在群体的体现。因此,在整个需求结构上,作为个体自然人共同聚合体的文明本身也呈现出了类似自然人的需求结构。
从个体的需求结构而言,现有的心理学和相关学科已经提出了大量模型,在其中,毫无疑问最基础的是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模型[[4]]。当然,对于马斯洛的需求模型有很多批评,这些批评要么是来自于误解要么是一种补充。根据我们的推理,实际上马斯洛的个体层次需求结构略加改造,也适合于整个文明的群体需求层次结构。
对图1略做解读,马斯洛的个体需求最底层为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对人欲望的满足,其最根本来自于对自身生存的满足。而马斯洛的第二层的个体安全在文明需求中亦表现为安全,个体层面的安全体现为对生存状态的免于恐惧的自由,而在文明层面的安全则体现为对文明整体生存延续发展的不受威胁的状态。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里,社会交际需要为第三层面,体现为个人与其他个体发生联系的状态。在文明层面,同样文明需要互相的交流,一方面是在物质、知识上互通有无;另一方面是在交往中获取自身的定位,实现对自身状态的确认和对世界的认识构建。尊重是马斯洛的个人需求中的第四层,体现为获取其他个体对自身的认可、认同乃至羡艳的需求。而在文明中,则体现为其他文明对自身文明的同样的认可、认同、称赞、学习、向往的状态。最终,自我实现是个体与文明共同的需求最高层,对于个体而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也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较低的社会层面,体现为自身能力价值的充分展现和尽到应有社会职责的自我表征状态;而在最高层面的自我实现,马斯洛则用“高峰体验”来描述,表现为一种心灵上特殊的神秘主义与超自然主义体验。而在文明层面,自我实现则表现在本文明在更大的范围内,如世界范围内对全人类进步起到的积极做用和对自我文明责任的充分认知和表达完成。当然,与个体层次一样,文明需求层次之间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逐级递升,而是一个存在大体先后关系但是可以互相强化互相嵌套的关系。
(二)竞争是文明生存的自然产物
有了作为文明第一需要的生存基础上,则自然而言就产生了基于生存需要的竞争[[5]]。这种竞争本质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最基础的文明生存与延续的对物质资源必需品的争夺;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物质资源必需品满足之上的对安全和更高层面需求的满足。
1.竞争的目标与对象
作为文明的生存和延续,其基本的生存就首先要满足在物质层面的文明需要。这些物质层面的文明需要包括:空间、水、食物、能源与矿藏、科学与技术、劳动力与文明本身的人口延续,以下略作分析:
空间:空间是文明存在的一切物理基础。对空间的争夺,也是文明竞争的最主要的目标和形式。空间既提供给文明自我生存与发展的位置场所,同时也是其他必要生存和发展资源的物理依托。因此,任何文明在其存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无一不竭尽全力去拓展其存在空间形式,并与其他文明产生竞争与冲突。在不同的人类发展历史上,对空间的争夺有着不同的形式,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前,对空间的争夺主要体现在对陆上国土的争夺上。而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全球贸易的大发展和海洋的开发之后,空间的争夺拓展到对海洋的争夺上。二十世纪中后期,人类文明之间对空间的争夺进一步拓展到太空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又创造了新的虚拟空间并深刻的渗透到现实空间中,文明对空间的竞争又进一步延续到网络领域。
水: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生理物质。水占人体质量的70%以上,人体平均缺水三天即可产生致命性危害。因此,在所有的物质必需品中,水是除空间外最重要的生存资源。在人类历史中,大量的冲突和文明的消亡都来自于水的竞争导致的,如人类历史上中东地区的长期冲突和争夺水资源密切相关,欧洲历史上著名的被称之为上帝之鞭的匈奴人入侵,就被认为是与当时中亚地区的干旱相关。而在今天,尼罗河流域、广大的撒哈拉地区、中东地区、恒河流域、中西亚区域等都存在着严重的为围绕争夺水资源的各种形式的文明冲突与竞争[[6]]。
食物:食物同样是人类发展延续的最重要的物资。人类的食物体系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形态。并深刻的影响到世界格局。从传统的产量较低的谷物、到美洲大陆引入的马铃薯、玉米、花生等,到新时代的各种新的农业技术,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