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爱国: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国外的评价和看法」正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国外关注中国问题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在这新一轮"中国热"中,有关中国的报道、评论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今天,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远未尘埃落地,但随着改革过程的不断展开,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后果都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人们的评价和看法逐渐从早期倾向于依据政府意图、改革计划和发展预测做出判断,转向依据事实和后果做出判断。这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事实上,可能正相反。正如在国内一样,由于判断标准不同,立场、出发点不同,国外的看法同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因素使然,国外不少看法不乏独到见解,有一些研究结论更加直截了当。这些,对我们认识自己的国情不无积极意义。
笔者选择从以下几方面归纳有代表性的一些看法,并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简要评论。
一、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
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三种看法:1)中国改革是成功的,有些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奇迹论";2)中国改革不成功,未来前景不妙,有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崩溃论";3)中国改革既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最终结局难以预料。
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 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像在国内一样,国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中国崛起"成了人们热中谈论的话题,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变的越来越响亮(Overholt,1993;Kristof ,1993;Brown et aleds.2000;Kwan,2002;Sakai ,2004)。尽管有学者对统计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过高度质疑,认为中国GDP 增长数字有严重夸大之嫌(Rawski,2001,2002;Thurow,2002),但响应者不多,再加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预测(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多次落空,以至在不少人眼里,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经济列车的急速前进。因此,即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仍然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奇迹".
基于这种看法和信心,有些人推算,中国经济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2040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超级大国。甚至有人认为,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的GDP 目前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事实上,按照汇率计算,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与改革前没有很大变化,依然名列第七。
21世纪第一年出版的《中国世纪》(Brahm ed.2001)堪称这种乐观看法的突出代表。
书中各章作者中有不少中国和西方政界/学界名人,中国前总理朱 基写了前言。该书的主旨是,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地位,成为雄霸世界的超级大国,在世界发挥主导作用。
几年过去了,类似"中国世纪"的说法似乎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例如,2005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2月一期出版了关于中国的特别报道,所用的标题是"中国崛起"(China Rising)。编辑部前言说,没有什么别的事情比中国加入世界大国行列更能改变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了。该杂志请7位专家学者谈他们对"中央帝国"重铸辉煌的看法。2「Jonathan D.Spence,Zbigniew Brzezinski and John J.Mearsheimer ,Martin Wolf ,Ashley J.Tellis,Homi Kharas ,Minxin Pei.」尽管学者们对中国崛起前景的看法并不一致,但这种讨论本身的指向性是显而易见的。
著名的美国大众传媒《新闻周刊》也在2005年以"中国世纪"(China's Century ,2005/5/9)
为封面标题推出特别报道,用大量篇幅集中讨论"未来是否属于中国?".他们的结论是,从数字上看,例如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煤、钢铁和水泥生产国,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等等,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再是预测而是事实,面对这种挑战和机会,美国必须在科技、经济、外交上有长期的应对策略。
21世纪第一年在美国出版的另一本书《中国即将崩溃》(Chang ,2001)提出了与"中国奇迹论"截然相反的看法。作者认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他的依据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国企的运做杂乱无解,金融体系病入膏肓,国有银行的坏账"已经高到不能维持的地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必须按规则办事,大限迫近,中国的对外贸易和金融都无法支撑下去,而中国既没有多少空间也没有时间完成挽救银行、挽救社会福利、解决严重失业等问题,因此,作者断言,"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之前,而不是之后".几年后,作者多少修改了自己的预测,说中国在不出10年(即2011年之前)一定会崩溃,成为一堆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中国崩溃论"说来并不新鲜,国外一些敌对政治势力长期以来一直鼓吹这种观点,通过不断"唱衰"中国,希望把惟恐中国不乱的愿望变成现实。这种论调自然遭到许多人的批驳,包括西方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不少海外外商界精英也表示不能认同,他们不希望中国崩溃,而更愿意看到中国成功建立市场经济,为世界资本主义集团继续提供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
日本学界同样存在中国经济可能崩溃的预测。有些人认为,中国经济最终将因许多深刻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崩溃,其中包括贫富分化、国民经济的欺骗性增长、证券市场的黑暗、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资、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环境破坏、政治腐败等(张利军郭敏,2005)。
如果把中国奇迹论和中国崩溃论作为两个极端,那么,两端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根据对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对中国改革发展的种种判断。许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未来的挑战同样巨大。由于改革开放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并非没有瓦解的可能,中国实际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而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应对这些问题将决定中国未来的长期发展命运(Nolan ,2003;诺兰,2005)。
单就GDP 增长而言,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表现的确不俗,称得上是成功的。但判断改革发展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一时的经济增长,更要看是否为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支持未来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国面临的发展任务还非常艰巨,有人指出,中国经济即使继续成功增长,到2020年,按照美国的标准,中国将仍然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Overholt,2005)。就此而言,国外某些研究对中国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中国奇迹背后的神话"(Gilboy,2004)一文就是其中之一。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崛起,认为人们过分估计了中国的经济成就和潜力,中国加入全球经济的前提是对外来技术和投资的过度依赖,这一点,大大限制了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潜力。作者给出了如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美国的企业和政界领袖开始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出口份额、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技术份额感到担心,把中国看作东北亚另一个重商主义经济巨霸崛起的信号。但这些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原因有三:第一,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出口是由在华外资公司而不是中国国内企业主导的。第二,中国的企业极度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零部件和生产设备。第三,中国的企业只限于吸收和传播引进的技术,因此,中国不可能迅速崛起为强有力的全球性竞争对手。
在中国企业出口总额中,外资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经占有大部分份额,数倍于台湾和韩国在1970年代中期、泰国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期的比重,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已经脱离了所谓典型的亚洲成功模式。在华外资企业在高科技出口领域的主导优势更为明显,由于中国过多依赖外国投资,中国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日益扩大。由于中国对外资极为开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可能把自己的国内市场作为国内企业的保护伞,而这一点是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时期都努力利用的一个条件。更有甚者,中国还在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为美国和其他国外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打开新的市场,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
所以,作者认为,与其把中国看作一个"亚洲经济科技巨人",不如把它当作一个正在崛起的"正常的"经济强国,就像巴西或印度一样。中国开发、发展和传播本土科技的能力有限,它的大多数企业将只能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挣扎,依靠赚取微薄利润生存。
由于作者站在美国利益一边出谋划策,他为中国开出的药方就显得有些荒谬:他认为,依靠更加自由的市场或进行更多的投资还远远不够,中国发展最大希望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到政治改革上来。那么,既然作者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类似巴西或印度的"正常的"的经济强国,又怎能指望改成巴西或印度那样的政治体制后,中国能在解决这些经济问题上比它们做的更好?但这种观点,即把中国的一切经济问题都归结为中国的政治制度不行,进而必欲彻底改掉中国残留的社会主义体制的观点,在国外的分析评论中时有所闻。
日本也有学者认为(例如长谷川庆太郎,2004),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这种增长的特点是严重依赖低端产品和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同时严重依赖购买外国专利和外国技术,而一旦这些通道出现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就将难以为继。因此,随着中国越来越依赖外贸和外国技术及机械设备,发达国家也就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中国要谋求经济长期增长,必须下大力气进行科研和开发,但目前中国既没有这个基础,也缺乏这方面的远见,于是只好购买日本的专利,继续引进日本的技术,这样以来就受制于日本,为自己套上了枷锁。因此,"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
尽管这类评论似乎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味,但从经济发展本身来说,这些分析人士把评价标准定位在增长的质量而不是GDP 数量变动上,从这个角度判断中国发展的潜力和远景,可能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值得引起注意。
综合来看,国外对中国改革发展成败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标准。中国奇迹论主要着眼于中国GDP 或经济总量增长,而如果深入分析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不但情况远没有那么乐观,而且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疑问。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已经无法解决积累的问题,除了面临分崩离析之外别无出路,这种观点显然过于武断,完全抹杀了事物变化的可能性,恐怕难以正确预测中国的未来。
还要看到,国外的评价和看法本身往往难以摆脱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有些人更是利用它们大做政治文章,例如利用中国奇迹论制造中国威胁论,或者利用中国崩溃论攻击中国的政治体制,为在中国改朝换代制造舆论。
二、中国改革发展的模式
形成某种发展模式的基本要素在于发展的独到之处。那么,是否存在独特的中国改革发展模式?这个问题存在很大争议。
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发展看作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那么,有关转型经济的早期研究往往认为,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中国的转型无疑更成功,而这种成功是由于中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模式,与其他国家导致灾难性经济社会后果的"休克疗法"等激进改革模式形成了鲜明对照。但是,随后的大量研究表明,改革的社会经济后果并不取决于改革步骤是渐进还是激进,而是受初始条件、制度建设、秩序法律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Popov,2000;Polterovich and Popov ,2005)。因此,与其说改革成效依赖政府设定的改革步骤和推进速度,不如说存在着路径依赖和其他条件。
但是,中国毕竟取得了比俄国和其他一些转型国家更好的经济业绩,许多人热中研究其中的原因,试图在发现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找出与众不同的中国改革发展模式。乡镇企业一度被看作这种中国模式的特色。改革前期,中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倍受赞扬,有些人在乡镇企业的股份合作制上看到了制度创新的希望,认为由此可能形成中国独特的混合/集体产权形式和合作经营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后来,这种愿望和期待随着乡镇企业的消失而破灭。如今,乡镇企业完全为私营企业所取代,曾经被当作制度创新的乡镇企业看来并没有成为新型产权制度的先导,它们不过是改革过程中企业组织的过渡形式,其作用主要在于稳定了社会,减少了急风暴雨式的大规模所有制变化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Ta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