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忠:跃进型统计体制的形成和后果」正文
1958年的工农业大跃进带来了统计工作的大跃进,从而产生了跃进型统计体制。跃进型统计体制,特指在大跃进期间形成的以党政领导的意图和指示为圭臬,以证明大跃进路线的正确性为宗旨的统计体制。剖析它的形成、特征和后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上的大跃进运动,而且对认识现实中的特定现象也不无镜鉴之用。
一、跃进型统计体制产生的原因
跃进型统计体制的形成决不是历史的偶然,从统计工作自身的纵向发展来看,跃进型统计体制的形成与统计领域的反教条主义斗争一脉相承,换言之,它是统计工作/" 中国化/" 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建国初期从苏联/" 移植/" 过来的集中型统计体制,强调业务工作的垂直领导和管理制度的集中统一。总起来说,它与当时的经济体系基本适应,尤其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但是,它也表现出脱离实际、不能较好地为地方服务的一面。在农业合作化中曾出现过这样的极端事情,河北省某县县委要求县统计科调查社员成份却遭到拒绝,只好通过公安局取得有关资料。1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工作的改革就成为必要。
纠正集中型统计体制教条主义倾向的努力,从它形成之日就已经开始,并一直坚持,甚至可以这样说:反教条主义斗争一直是统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开斯大林神话的盖子以后,对苏联经验的反思又加大了反教条主义的力度。从这层意义上说,统计工作的改革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体制创新之一。不幸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狂澜扭转了它前进的方向,集中型统计体制开始向/" 中国化/" 的极左方向大踏步前进。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带来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格局的巨变,提供了跃进型统计体制产生的沃土。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一直非常重视/" 政治挂帅/" 的共产党,1949 年掌握新社会航向以后,就更有条件发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2土改、肃反、三大改造等一系列的胜利使北京坚信:只要政治挂帅,就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基于这一认识,国家机器上的所有零件都紧紧围绕政治轴心运转,统计工作自然也不能例外。
大跃进运动既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经济尝试,又是一次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治试验,因而这既迎合了摆脱贫困落后的急切心情,似乎又能验证共产主义路径的正确性。因此,大跃进就成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试验,它要求/"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为之服务,统计工作从中得到的指令是:/" 党政领导需要什么统计资料,我们就提供什么统计资料,政治运动、生产运动开展到哪里,统计工作就跟到哪里。/"3后来又增添了方法上的指导:/" 要根据党的指示和实际工作需要办事,党叫怎样做,就怎么做。/"4只有做到这一点,统计工作才能鼓足/" 大干快上/" 的干劲,才不会束缚群众的手脚。因此,大跃进运动就需要唯统计工作的马首是瞻:既能/" 实事求是/" 地反映一日千里的跃进形势,又能创造性地发挥动员群众的作用,确保大跃进战略所需要的热情。
为把统计工作完全纳入大跃进的轨道使它成为服务于大跃进的/" 驯服/" 工具,政权一方面通过思想教育实现软控制,一方面又毫不含糊地动用国家机器实行超强控制。没能领悟大跃运动真正含义或者敢于拂逆这一运动的人,被批评为/" 观潮派/" 、/" 算帐派/" ,甚至被扣上/" 右倾机会主义/" 的帽子。甘肃省镇原县1958年发生的一起冤案就是极好的例子。县长许国和、副县长张万寿如实上报表严重缺粮却被定为/" 许、张反革命集团/".全县先后有3000多人受到批判,1650人受株连,1503人被捕(后死于狱中333 人)。仅在7-9 月就有870 多名农业社干部被当作/" 白旗/" 拔掉,而他们恰恰是农村收集原始资料的主力军。5 与此相反,/" 有些不说老实话、作假报告、夸张成绩、隐瞒缺点的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批评,反而受到不应有的表扬和提拔。/"6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各级政府、各部门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除非遭遇大的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大跃进的宏伟计划是/" 赶英超美/" 的激进主义情绪的产物,它在充分相信人民的创造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客观规律,因而多是超出实际可能的/" 高指标/".在1959年8 月26日的人大常委会上,周恩来提出了跃进的量化指标。/" 工业每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就是跃进,增产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就是大跃进,增产百分之三十以上就是特大跃进;农业每年增产百分之十以上就是跃进,增产百分之十五以上就是大跃进,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就是特大跃进。/"7在实行两本帐的情况下,这一量化指标又加剧了高指标的发展。为了/" 插红旗/" 或者为了避免/" 拔白旗/" ,各级各部门/" 不顾一切地采取了各种组织手段,去坚持执行这些任务/".8
与此同时,统计管理也下放权力,国家统计局要求地方统计部门以90% 的时间完成地方任务,上报的统计数字要经党委批准,甚至统计方法也突出/" 因地、因时制宜的灵活性/" ,从而便利了地方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干预。当鼓足干劲、埋头苦干仍然无法跟上大跃进的步伐时,党政领导只好借助统计工作的支持。1958年的粮食高额丰产典型,大都是用/" 并田/" 的办法制造出来的,如湖北省随县金屯乡将9.75亩稻子移栽到一块田里,放出了亩产6 万斤的/" 卫星/"9;也有一些是按每亩密植株数乘以每株产量计算出来的,如山东寿张县亩产3 万斤的/" 高产卫星/" ;还有纂改统计数字的,如湖南省平江县不直接颠倒了1957年的高产数字和1958年的低产数字。在这种情况下,统计部门承受了很大压力。根据薛暮桥回忆,1958年8 月有五六个省的统计局长向他诉苦:/" 说省委要统计局报假帐,不报就要受处分。/"10
管理体制的变化带来了统计工作自身运行机制的变化。统计工作不再算/" 经济帐/" ,而要算大跃进运动的/" 政治帐/" ,确切地说,是否由算/" 经济帐/" 为主,改为算/" 政治帐/" 为主。就大炼钢铁运动而言,/" 主要收获,不在生产了多少钢铁,而在锻炼了全国人民,摸到了群众运动方法办工作的道路。使广大农民掌握了工业生产知识。/"11 否则,就是/" 只看局部,不见整体/" ,就是/" 缺乏政治观点/".12
算/" 政治帐/" 严重扭曲了统计工作立身之本的实事求是原则。浮夸数字反映出来的/" 成就/" 与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使北京更愿意接受与大跃进理念相吻合的统计资料。浮报虚夸成了/" 实事求是/" ,而实事求是却被判为/" 右倾保守/" ,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空气:互相/" 攀比搞浮夸,看谁吹得高,谁吹得大,谁就有本事,谁的思想就符合形势要求。/"13 大跃进期间,国家统计局下达的统计任务都要求/" 实事求是地反映大跃进的伟大成就/".在这一暗示下,统计人员只有/" 解放思想/" ,发扬/" 敢想、敢说、敢干/" 的共产主义作风,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 思想解放/" 为浮夸风打开了方便之门,使统计数字成了真实的谎言。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在改变统计工作运行环境的同时,也把统计工作融入了大跃进的洪流。
二、统计对大跃进运动的不断调适
在大跃进初期,统计部门内部对于统计工作能否跃进与如何跃进的认识还存大分歧。有不少人认为统计工作是特殊的业务部门,不应/" 随风倒/" ,即使在支持跃进的人中间,占上风的观点也不过是/" 更多、更快、更准确/" 地提供统计资料。
1958年2 月的国家统计局机关大会上,薛暮桥局长一方面肯定统计工作必须大跃进,一方面又坚持/" 决不是每来一个运动,就发一套报表,作一次调查。/" 因为/" 领导机关所需要的资料,很多是可以从现有资料中整理得出的。 /"14 这种认识反映在实践上,就是针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的一些微调。国家统计局先是号召各级统计部门克服因机构精简和从业人员减少而带来的困难,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完成1957年的年报任务。同时还精简了一些不合需要的工业、基建、物质供应等报表。
这一时期的重头戏是推广河北省加强农村统计工作的先进经验,即在党委领导下,建立由县统计科、乡秘书、社文书和村记工员组成的统计网。经过国家统计局的大力推广,/" 河北经验/" 走向了全国。到1958年3 月,已有十几个省市前往河北参观学习,不少省市根据/" 河北经验/" 进行了改革。如江苏省把/" 生产进度统计/" 全交给了统计部门,云南等省省委、省人委通过了《关于改进统计工作以适应大跃进的报告》。这些做法仅仅是业务层面的微调,与大跃进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为了推动统计工作的大跃进,毛泽东在这年3 月的成都会议上严厉批评/" 墨守成规/" 的统计工作,指责从苏联 /" 照搬/" 的统计制度压抑了干部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4 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统计工作的两种做法》的社论,把/" 河北经验/" 提升为三点要求:(1 )把统计工作同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群众的生产高潮结合起来;(2 )抓住政治思想领导,讲方针、方向,不讲或少讲具体方法;(3 )依靠地方,依靠群众。
来自外界的强大压力促使统计部门认真解决大跃进的思想障碍。薛暮桥4 月初在国家统计局机关大会上作了反教条主义的报告,掀起了批判教条主义的高潮。为了/" 猛烧教条主义、彻底解放思想/" ,国家统计局于4 月16-23 又召开了五次反教条主义的大会。国家统计局及地方各级统计局还张贴出许多大字报,狠批/" 僵死/" 的规章制度。
随着大跃进的升温,统计部门对统计大跃进的认识也呈水涨船高之势。这反映在薛暮桥6 月份的讲话中就是/" 方向道路是主要的,业务是次要的。/"15/"我们搞统计工作是为人家服务的,不是为自己服务。要不要,要什么,要问人家。计算方法,计算口径,也是如此,为谁报务,就去问谁。/"16 这篇讲话表明紧锣密鼓的宣传鼓动已经初见成效。
标志着全国统计工作大跃进高潮到来的,是6 月份在河北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现场会议。会议打破了原来的跃进标准,认为/" 统计工作是否跃进,既不在报表数量的多少,也不在时间的迟早/" ,重新确立了跃进的两条标准: /" 第一是政治领导业务,同群众的生产高潮结合起来,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动群众评比,党政领导需要什么统计资料,我们就提供什么统计资料,政治运动、生产运动开展到哪里,统计工作就跟到哪里/"17.第二、/" 在各级党委的经常领导下,由统计部门统一组织,结合群众生产运动,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统计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贯彻执行统计工作的群众路线。/"18 最后,与会代表信心百倍地呈上了保证书。/" 向毛主席保证:苦战三个月,实现全国统计工作的大改革、大跃进!/"19
保定会议后,在/" 学河北、赶河北/" 口号下,全国统计部门掀起了一场大跃进的竞赛。为了放统计卫星,各地纷纷成立/" 跃进办公室/" ,制定/" 跃进计划/".江苏省还提出一整套行动口号:/" 政治挂帅,不断革命,生产跃进,统计跃进,生产元帅,统计先行,工农统计,一马当先,各项统计,全面跃进,苦干一月,喜报进京。/"20
统计工作竞赛高潮掀起后,北京仍不断施加压力,以使统计工作更快地跟上大跃进的步伐。《人民日报》在8 月13日发表社论,号召/" 全党全民办统计/" ,意欲借助群众运动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动跃进;国家统计局则通过检查评比的方式自上而下地引导。国家统计局9 月3 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9 月25日以前检查和总结统计工作/" 大改革、大跃进/" 的情况。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统计工作驶上了大跃进的快车道。会后仅一个月,湖南和山西就率先交上了圆满的答卷,其他各省也紧随其后实现了保证。
在这场改革中,统计部门根据大跃进的需要穷尽可能地/" 完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