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鸣政:我国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探讨」正文
摘要:什么是党政领导人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规范与管理我们的党政领导人才,用什么标准来选拔与培养我们未来的党政领导,这些问题是我们党政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党政领导人才的外延与内涵,论述了进行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研究的5点意义。其次,分析了古今中外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的维度与特点。认为,古代标准内容的特点是德才并举,以德为先;新中国标准内容的特点是德才兼备,政治素质过硬;西方党政领导人才标准的特点是素质一流,强调忠诚。最后,对于未来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建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在党政领导人才标准体系中,至少包括选拔标准、培养标准与任用标准3种形式。应该采取工作分析、素质分析、个案分析与角色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并且从政治、品德、能力、生理与心理基础等5个方面,初步建构出了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
关键词:党政领导 人才标准 人力资源
党政领导人才在各级党和政府中承担着领导职能,起着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要靠他们来组织贯彻落实,地区、部门和单位的重大全局问题要由他们去组织研究解决。因此,党政领导人才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与选拔出优秀的党政领导人才,将直接决定着这个政党和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决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决定着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与占领先机3。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激励干部做到求真务实,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研究党政领导人才标准的任务,已经明确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标准是一个体系,包括内容要素、标志与标度不同层面,本文主要探讨标准内容的问题。
一、党政领导人才及其标准内容研究的意义
党政领导人才标准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政治军事力量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对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的风云变幻,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任,我们应该培养与选拔什么样的党政领导人才;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大批战略型的党政领导人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实干型的党政领导人才;新世纪的新变化,需要大批创新型的党政领导人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大批国际型的党政领导人才。
然而,什么是党政领导人才,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解释。我们在这里把它界定为政府、执政党组织、人大政协与人民团体机关中,副处级以上并且担负管理整个组织主要责任的干部或者具备党政领导干部素质的优秀人才。什么是党政领导干部呢?从外延上看,党政领导干部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与执政党内组织2个系列。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一般限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选举产生或决定任命的各级政府组成人员。 相当于西方国家中的政务类公务员。4他们由国家权利机关选举和任命,在产生和任免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另行决定。执政党的领导干部,一般限于组织部任免的处级干部。从内涵上看,职务在处级以上,并且担任整个组织的主要管理责任。
在党政领导人才标准问题的研究中,标准内容要素的研究是关键。它是关于党政领导人才内涵的具体规定,在整个标准体系中具有核心与基础地位。标志与标度只是标准内容的操作化形式。关于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问题,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胡锦涛同志,都有过一些重要的论述,党政领导机关中相关的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学者有过许多重要论述和研究。但是,专门对我国党政领导人才标准进行系统的与深层次的研究,则还不多见。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内容,虽然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的标准有所涉及,但是比较原则与宏观。只是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要求。需要我们对于这些内容做进一步的科学化研究,使之层次化、类别化、系统化与操作化。
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研究的作用与意义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能够为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任用提供一个科学的标准。
选拔什么样的人,任用什么样的人,历来都是世界各国执政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后,由什么样的人来贯彻执行,结果不一样。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政治路线、思想路线与组织路线确定之后,关键是要选好人与用好人。胡锦涛同志专门论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人才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关键。然而选拔什么样人才与任用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党政领导人才标准。
事实证明,建立科学合理的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是形成科学用人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也是规范用人行为的基本依据,使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有据可依,使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化,有利于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的稳定,有利于党政领导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2、能够为党政领导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党政领导人才来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与开发来说,标准是根本,内容是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选什么人”的问题。
3、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整个党政人才队伍中的精英,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决策的直接参与者于实施者。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执政者的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而执政者管理能力与水平提高的关键,是相关的培养与选拔标准要求。因此,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设计得科学合理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领导水平的高低。
4、有助于党的政治地位的巩固与安全。
行政效能和国家行政权力是不会自动产生和实现的,必须要有人的活动和行使。任何统治阶级要维持其统治地位,都必须在建立和完善适合本阶级统治需要的国家机器的同时,选用一些能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的、专门管理这些机构的党政领导人才,否则,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器就不会运转。因此,在培养与选用这些人才前,要按照统治阶级意志设计一套科学的标准,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贯彻。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标准必须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意志,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
5、有助于国家竞争力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各国政府不得不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国家之间发展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的背后实际是各国政府管理水平与执政能力的竞争。因为,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浪涛中,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市场共享、产品共享、物质资源共享、金融资源共享、与人才资源共享的程度,正在日益扩大,各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随之会日益缩小。影响各国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因素,主要是各国政府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党政领导人才标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党政领导的管理素质与驾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进行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6、能够促进全国(中央)人才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与落实。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要实行党管人才。党政领导人才是统率其他各类人才的龙头人才,研究好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可以带动与推进其他类型人才标准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党管人才,首先应该管好党政领导这一“龙头”人才。我们要管好党政领导人才,就必须的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只有明确了具备什么样条件的人可以担任党政领导,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可以担当哪一级的党政领导,我们的选拔、培养与考核工作,才能科学合理。因此进行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研究,有利于整个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全国(中央)人才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与落实。
7、有助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
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推进,各地各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相关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各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例如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海选、“两推一选”等形式,逐步形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但是在选什么样的人的标准问题上,中央组织部虽然提出了一些要求,但是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对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内容进行具体化与科学化的研究,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二、古今中外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的维度与特点分析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党政领导人才标准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很受重视,关于标准内容研究的一些思想与理论,至今还有借鉴意义。下面,我们将对其结构维度与特点进行分析。
(一)古代标准内容的特点是德才并举,以德为先
中国古代对于掌握国计民生大权的各级官员的任用与选拔,有许多明确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说,与我们今天研究的党政人才标准的内容十分相近。这些标准内容概括起来看,其特点是德才并举,以德为先。《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殷周时对官员和人才的考察,主要是“考其德行。察其道艺”5。孔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6的思想可谓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依据。荀子也坚持“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反对“德不称位,能不称官”7。随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德才兼备的官吏选拔标准也得到统治者和整个社会的认可和推崇。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政要》中主张“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才行兼备,始可任用”。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也中说:“德厚而才高者以为之长,德薄而才下者以为之佐属”8。
德与才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犹如船的舵和桨。有德无才等于有舵无桨,船难以启动,航行不了;有才无德等于有桨无舵,船会迷失方向,甚至沉船。也就是说,离开德,才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没有才,德就成为空洞的东西。所以,必须是德才兼备。司马光曾说,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他还在《资治通鉴》卷二九《汉纪二十一》中提出“德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真,然后授其事”。他还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主张可用大德小才的君子,不用有才无德的小人。康熙也在《圣祖御制文集》中说:“才德难以兼全时,以立品为主,学问次之。”可见,在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上,不仅有德和才两个大的方面,而且二者在地位上是有不同的,尤其是在社会稳定的时候,为安抚民众,德化风气,整顿吏治,企求久安,强调德重于才。而且,德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曾国藩则提出,领导者必须具备“八德:勤、俭、刚、明、孝、信、谦、诨。”可见德才兼备是我国古代领导人才素质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西方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凡是想担任一邦中最高职务、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效忠于现行政体;第二是足以胜任他所司职责的高度才能;第三是适合于该政体的善良和正义。”这三个条件代表了西方古代党政领导人才标准内容研究的思想。
从上述相关内容中不难发现,古代党政人才标准内容的维度,主要包括绩、德、才、识、智。“绩”,一般又称之为“功”,是今天的绩效,是工作的效果与效率,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德”,包括“九德”、“六德”与“五德”。所谓“九德”,《尚书?皋陶谟》解释说:“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所谓“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