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中国国民党的三个新选择

作者:林泉忠发布日期:2016-04-05

「林泉忠:中国国民党的三个新选择」正文

因应1月总统大选与立委选举的历史性惨败后党主席的空缺,国民党终于姗姗来迟地于3月26日选出了新的党主席洪秀柱。然而回顾大选败选后,从有意角逐者的蠢蠢欲动到2月22日候选人正式登记,再到3月11日及19日两场电视政见发表会,最后是26日没有万众欢呼的投票结果,国民党未来要走的“国家”道路充满荆棘,却是不言而喻。                   


失焦的党主席选举

  先说为何这场国民党党主席宝座之争冷场不断。19日举行的第二场政见发表会由亲绿的民视来转播,然而收视率却低得可怜,此次还设有网路直播,不过在线网友亦至多不过400人。如此的冷场窘态,除了反映国民党气势如今已跌到谷底,并即将沦为在野党的颓势,以及欠缺重量级参选人之外,也是议题焦点不清、包括“国家论述”在内的“路线”议题没有成为主轴所致。

  本来,透过检讨败因、追究责任、重新谋划改革与重生的蓝图,是党主席补选的意义所在,也是恢复人民信任的良机,然而除了被媒体穷追猛打的党产问题之外,四位候选人并不热衷于追责,亦不敢对既定的内外政策提出有力的质疑甚或否定。

  比较敢放炮的四位候选人之一的李新,虽然左一句“怎不检讨马英九?”,右一句“马英九应下罪己诏”,然而此举既没有得到其他三位候选人的任何呼应,他自己也没有进一步阐述,始终停留在放炮层面,结果他个人最后以七千多票、名列第三收场。

  至于两大“热门”候选人,无论是登记前洪秀柱摆出对“本土”的拥抱姿态,还是登记后黄敏惠以“主流”自居,两人却也都不敢就今后国民党的“路线”方向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在政见发表会上也是一副避之大吉的神态,谁都不敢正面挑战现行的两岸政策,包括已经写入党章的“九二共识”。原因无他,两位候选人一来不愿意失去深蓝军系“黄复兴党部”占四分之一以上的“铁票”;二来也想尽可能争取本土派的支持;三来则不希望得罪在党内具有影响力包括马英九总统在内的大佬,因此整场选举还是停留在争取多一点选票,而不是为国民党寻找出路的格局。

  如此不敢面对问题症结的国民党主席补选,最终由谁都不愿意得罪的深蓝“铁票仓”的“黄复兴党部”全面支持洪秀柱而划下句号。

年轻世代无感的国家论述

  诚然,洪秀柱并非没有提出一些改革的诉求,包括对党产的处理、包括如何拉近与年轻世代的距离。然而,谁都清楚,倘要台湾社会尤其是年轻“天然独”世代对国民党改观,首先要如何展现一个全新的、富有魅力的国民党新形象,其中自然无法回避年轻人对国家方向的思考。

  然而,遗憾的是整个国民党对沦落到今天如今窘境的深层原因仍缺乏真正的理解,因此至今也无法拿出对症下药的新论述。而且,即便是提出“反省”、“改革”的口号,也只停留在对马英九总统治国能力与政绩的层面,忘记了左右“九合一选举”与总统选举结果的“太阳花学运”所凸显的台湾社会的集体焦虑。

“太阳花学运”之所以爆发,其实无关乎马英九的执政能力,表面上是对立法院欲“三十秒通过”对服贸协议的所谓“黑箱作业”的反弹。然而,深层的背景却是对马英九总统推动的“两岸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北京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来进一步干预台湾的政治自主,侵蚀台湾社会价值的集体忧虑。这也是1月的总统大选为何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而蔡英文却从头到尾气势如虹的主要背景。

  换言之,国民党若要彻底改革,必须重新思考、勇敢调整现有的两岸政策与国家论述。大选前的“换柱”风波揭示了当时的国民党理解到未来要继续在台湾社会生存,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政党必须以符合主流民意的“选情”为依归,若无法打赢选战,一切漂亮的政策论述都没有意义。就这点而言,当国民党既定的两岸政策包括“九二共识”在台湾已失去主流民意的支持(陆委会前天公布的民调,显示台湾72.7%民众不认同大陆“两岸同属一中”的说法),当坚持了好几代的“国家论述”在掌握未来的台湾年轻世代已失去市场的今天,国民党是否还要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下去呢?

  中国国民党的三个选择

  目前国民党的国家论述仍然是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按照国民党定义,这个“中国”指的是“中华民国”。然而取代中华民国在大陆建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后却从来不承认它的存在,目前也看不到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改变此立场的可能性。重点是这套必须与中国连接的国家论述,于“天然独”世代掘起的今天,在台湾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其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现实中国的有力支撑。因为中共控制下的中国不可能朝著洪秀柱的国民党所期待的以“复兴中华民国”、以建设“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国”为目标的国家发展方向前进。

  显然,如今摆在面临转型的国民党面前的,不外乎三条路。

  其一、调整目前国民党的国家论述,与台湾主流民意民意接轨。倘以此为选择,则国民党必须彻底本土化,也无可避免地必须放弃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如此才有可能重新获得掌握未来的年轻世代的支持,才有可能在台湾重新成为有竞争力的政党。

  其二、面对现实,正式放弃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梦想,同时公开宣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继而在意识形态上寻求与中共进行整合,堂堂正正地将自己蜕变为北京在台湾的代言人。

  其三,继续坚持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同时制定这套国家论述如何成为现实的路线图,以说服台湾年轻世代。而为了实现如此目标,国民党必须与北京清楚切割,并全面向中共施压促使它走向民主化。

   当百年老店的国民党及其所坚持的国家论述在已走到十字路口的今天,究竟洪秀柱主席、究竟大多数的国民党员会选择哪一条路呢?

如今面临转型的国民党,除了继续死抱让年轻世代无感的国家论述之外,另有三个选择。

   其一、调整目前国民党的国家论述,与台湾主流民意民意接轨。倘以此为选择,则国民党必须彻底本土化,也无可避免地必须放弃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将国家论述的起点设在1949年。如此较有可能重新获得掌握未来的年轻世代的认同,也才有可能继续成为有竞争力的政党。

   其二、面对现实,正式放弃“中华民国代表中国”及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幻想,同时公开宣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继而根据“中国民族主义”与中共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整合,并仿照香港的建制派,堂堂正正地将自己蜕变为北京在台湾的代言人。

    其三、继续坚持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但是就既定连接“中国”的国家论述如何成为现实,制定清晰的路线图,以说服台湾年轻世代。同时与北京明确切割,并全面向中共施压促使它走向民主化。

    显然,三个选择都非唾手可得,各路线理念兼具不同的风险与机会。当百年老店的中国国民党及其所坚持的国家论述,已走到十字路口的今天,究竟正在思索“正确道路”的洪秀柱主席、究竟大多数的国民党员会作如何选择,拭目以待。

(作者:林泉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副教授  原题:〈洪秀柱乐意当北京在台湾的代言人吗?----十字路口下中国国民党的三个选择香港的“沉沦”与北京的权力至上思维〉,《明报》,2016年3月31日。作者博客/微博/FB:林泉忠)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