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杰:蔡英文520讲话评析及两岸关系前瞻

作者:倪永杰发布日期:2016-06-12

「倪永杰:蔡英文520讲话评析及两岸关系前瞻」正文

台湾“520”政权交接,主要特点有:第一位女性当家台湾,第二位民进党籍领导人上台,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20年来台湾出现了第四位民选领导人。

蔡英文业已完成交接,开始执政的“第一里路”。上台没有悬念,但上台后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充满悬念。多数台湾民众对于蔡政府普遍没有期待,甚至不断被人看衰,英国《经济学人》断定蔡尚未上任,她的蜜月期便已结束,①台湾TVBS“520“前夕民调显示蔡的满意度只有40%,不满意度14%,有高达46%未表示意见。与马英九2008年首任时民调相较,蔡的满意度低12个百分点,不满意也低3个百分点,未表示意见者高15个百分点。②

固然民进党已经“全面执政”、“完全执政”,从行政到立法、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岛内高涨的“反中民粹”、“绿色”气氛都有利民进党执政。唯因为蔡英文、民进党的“基因”与结构性局限,多数预判民进党政府难以稳定执政,更无法长期执政。特别是像当前民进党内所弥漫的那种盲目乐观气氛与井底之蛙特质,又因缺少分赃图利的免疫机制,蔡英文的执政之路必定坑坑洼洼、动荡颠簸。


对抗摩擦恐成两岸关系常态

蔡英文“520”讲话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把悬念扩张到最大。如今尘埃落定,打碎人们原先保存的想像空间。国台办5月20日当天下午发表声明:“在两岸同胞最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③显然,蔡英文的讲话无法过关,难以令人满意。两岸关系依然乌云罩顶,无法拨云见日,螺旋下沉、对抗摩擦恐成两岸常态。

为满足岛内民众特别是绿营民众要求,缓解大陆压力,赢得美方更多的信任,蔡英文需要一套平衡各方、瞻前顾后的安全论述。蔡英文整篇讲话有6000字,主要讲岛内议题,涉外事务占的篇幅不少,多达1300字。但攸关台湾经济发展与台湾前途命运的两岸议题则与“区域和平稳定发展”合在一起论述,不到区区400字。蔡英文调动高参、绞尽脑汁、精心准备的这份答卷,着实令人失望。

蔡英文的“520”讲话完全服务、服从于她的执政策略。蔡的执政策略有三。一是“内政优先”,着重解决台湾内部问题,包括推动经济转型,强化社会安全网、追求“公平正义”等。二是“外交突破”。着重深化与美、日、欧、东南亚、印度的实质关系,特别以“新南向”摆脱大陆,走向世界,接轨全球,增加对抗大陆的筹码。其扮演美棋子的心态昭然若揭。④三是稳定与冷却两岸。对两岸关系实施强制性降温,降低两岸连结与依存度,摆脱对大陆经济依赖,保持台湾“主体性”。显示蔡英文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愈走愈远,日趋疏离、隔阂。如果有发展,也只是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际空间拓展等领域。⑤

为实现她稳定冷却两岸,蔡对政策、人事采取分离策略。蔡采取党政分离、行政与立法分离、“中央”与地方区隔。蔡作为最高领导人讲话相对温和,但民进党更多扮演刺激、挑战大陆的角色。甚至动用时代力量搞乱两岸关系。蔡在行政政策方面温和,但在“立法院”、社会气氛上放松管控。包括撤回2014年“微调课纲”、降低“公投”门槛、纳入更动“国土”、把两岸政治谈判纳入二阶段“公投”。“中央”政府严格管控,争夺两岸关系主导权,但地方县市更为看重实际利益,有可能施压中央,甚至偷跑抢滩西进大陆。在“国安”、“外交”、军事、两岸事务人事安排上求稳定、求“外交突破”,呈现“老(年纪大)”、“外”(“外交专业”)、“蓝”(蓝营人士)、及“守”(保守稳重)的特色,甚至各部门一把手非民进党人还不少。但在“教育部”、“文化部”重用推动“文化台独”的急先锋潘文忠、郑丽君等人。蔡在两岸事务相对柔软,但在涉外领域显示强硬,积极寻求突破。蔡英文持续向美、日游说、示好、交心,寻求美日的保障与支持。

我们发现,2015年以后蔡英文对于两岸论述与其早年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策略上高明许多。

一是占领论述言论的中间市场。由空洞的“台湾共识”转向“维持两岸现状”,抢占台湾政治论述市场的中间位置,争取到了大量中间选民、经济选民、知识阶层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美国的疑虑、赢得了信任。

二是软性包装术。蔡英文采取软性包装硬调的策略,把坚硬的所谓“民主原则”、“普遍民意”、“未来选择权”、“共同责任论”等透过软性的“维持两岸现状”、“珍惜两岸成果”、“持续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论调来包装,较能争取台湾舆论、民众的认可。

三是正面承诺与负面表列组合。蔡英文不断作出各式正面承诺,如“建立一致性、可预测性、可持续的两岸关系”,甚至开出负面表列,承诺“积极沟通、不挑衅、不会有意外”,降低人们对她搞“两国论”、“逢中必反”的厌恶与疑虑。

虽然蔡英文两岸策略有了很多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理念台独”不会放弃,“理性台独”色彩更为彰显。

蔡英文处理“520”两岸议题的策略就是重复既有论述,再往前尝试新的内容、新的表述,提高安全性。蔡在1月16日当选讲话、1月21日接受《自由时报》采访的基础上,大量重复既有论述,包括:既有政治基础的四个关键元素;“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等等。⑥

在重复既有论述的基础上,蔡英文在此篇讲话中有四点新内容值得研究关注。

一是首次抛出“宪法说”。蔡英文5次提到“中华民国”,2次提到“中华民国宪法”,声称“依照‘中华民国宪法’当选”,“有责任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和‘领土’”。她首次正式提到东海、南海议题,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她并没有如马英九在东海、南海“和平倡议”中那样强调“主权在我”。蔡还特别强调“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显示其两岸定位回归“中华民国宪法”、“两岸关系条例”及相关法律,与此前她据称的“‘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相比,更加贴近“中华民国宪法”本文,较可能压缩“修宪”与变更“固有疆域”的空间。⑦人们没有更多的证据由此推断蔡英文是否真心接受“中华民国宪法”,也无法确认蔡英文所认同“中华民国宪法”是否为“一中宪法”抑或“统一宪法”,但至少比多数民进党人、比传统民进党立场更靠向“中华民国宪法”及其体制。多少显示蔡英文的两岸理念、政策思维与传统民进党的固有立场有所不同、有所区别。民进党上下不一定认可、接受及支持蔡英文的主张。蔡现有的两岸论述、两岸主张并没有得到民进党体制内的充分酝酿、讨论及通过。民进党内部充满了“修宪”、“公投”、更改“国土疆域”的政治妄想与政治冲动,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正常国家决议文”不动如山,“冻结台独党纲”现阶段难以做到。

二是提出“维持现有机制论”。针对两岸之间的对话沟通,蔡英文表示将“努力维持两岸现有的机制”。当然包括两岸两会谈判协商机制、国台办与陆委会之间常态化沟通机制。然而蔡只有愿景,没有路径;只有想法,没有办法,没有提出维持现有机制的可行办法。

三是提出两党“对话论”。蔡建议两岸两个执政党“应该要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造福两岸人民”。蔡英文的态度与愿望遭遇到根本障碍就是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以及“正常国家决议文”等。目前民进党连“冻结台独党纲”都做不到,遑论处理这批“台独”文件了,所以两党对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四是提出两岸“区域合作论”。蔡英文特别提出两岸“就共同参与区域发展的相关议题,坦诚交换意见,寻求各种合作与协力的可能性”。蔡英文也许预留“新南向政策”联结大陆“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但她本意并不在此。事实上,多数人明台湾在国际上不具备与大陆全面对抗的筹码与实力,台湾的国际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无法不与大陆协商。如果绕开大陆、甚至联手他人、刺激大陆,无论“新南向”,还是加入TPP、RCEP,最后可能都将徒劳。

蔡英文此篇讲话透露其两岸政策上的“八不”思维,既不承认“九二共识”,只讲“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当然也不公开否认“九二共识”;既不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也不讲清楚两岸关系本质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两岸关系非“国与国”关系;两岸关系既不是国共关系,也不是民共关系,究竟是何种关系,她故意不讲清楚、搞模糊;蔡承诺“不挑衅、没有意外”。此前,蔡英文表示要建立“一致性、可预测、可持续”的两岸关系,而且声称她的性格就是“说到做到”。但民进党政客狡诈、善变,“翻脸如同翻书”,时常“说一套、做一套”,做的与说的完全相反,民进党人与大陆严重缺乏信任,蔡英文可信乎?

蔡英文演讲透玄机

蔡英文通篇讲话处处暗藏玄机,可谓处心积虑,隐藏深沉的对抗、反中心态。蔡用诉求经济多元发展与“新南向”抵制两岸经济合作,突出两岸共同责任、强化所谓的“民主原则”与“普遍民意”,作为对抗大陆、与大陆翻脸、将责任转嫁大陆的藉口。人们更多担心蔡英文实施“戒急用忍”的升级版本,大肆推动“政治反中、法理拆中、文化去中、经济离中、战略制中”,紧缩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从严管控两岸人员交流往来。

一是用“对外关系”思维处理两岸关系,极力淡化两岸议题重要性。蔡英文故意把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国际关系”纠缠在一起,她把两岸议题置入“区域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中,而且追求区域和平稳定发展,但两岸关系只需要“妥善处理”而已,只需稳定、不求发展。蔡用“区域集体安全”的视角衡量两岸关系,把后者当作是“建构区域和平与集体安全”的“重要一环”,寻求两岸事务国际化。

二是连结美日欧印及东协,对抗大陆心态昭然若揭。在涉外、军事战略安全上,欲与美日结成利益同盟、安全同盟及价值同盟,企图以所谓的“和平、自由、民主及人权”普世价值,强化台湾在“全球公民社会”的角色。还要参与国际经贸及其规则制定,投入气候变迁等新兴议题的合作,在人道救援、医疗援助、反恐合作、共同打击犯罪等议题不能缺席,旨在讨好国际社会、污名化大陆,并透过“公民社会”、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管道扩大台湾的国际参与,与大陆冲撞对抗。

三是远离大陆,摆脱对大陆依赖。蔡英文分别在经济与区域两个部分提到“新南向政策”,结合美日、引导台商南向东南亚与印度,美其名曰“提升对外经济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

四是以“民主”与“民意”自重,强调“共同责任论”,为其翻脸、推卸责任预留伏笔。蔡英文试图建立两岸政策的防御机制,其中“民主原则”、“普遍民意”、“共同责任”、“未来选择权”是其中核心。此次讲话中蔡英文特别提出以“内部和解、民主机制、凝聚共识”之名,意在“一致对外”,剑锋所向,不言而喻。虽然高谈持续推动“两岸和平稳定发展”,但一来不提出稳定两岸关系的具体做法(与岛内“转型正义”时间表和路线图成鲜明对比),二来暗示光谱两端的国家统一与“法理台独”都不过是“历史包袱”,三来陈述“造福两岸人民”之高义、假“普遍民意”相要胁,三管俱下,暗中把责任和罪名甩给大陆、煽动台湾民意对撞大陆。可见,就职演说已不只是一般所批评的“空心菜”,而是射杀两岸关系的“实心弹”。难怪传统独派表示不满意但可接受,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