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冷战”与“主权”: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

作者:黄敏发布日期:2010-01-12

「黄敏:“冷战”与“主权”: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正文

内容提要:基于框架理论及分析策略,本文考察了中美报纸关于中美南海对峙的报道和社论,通过分析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揭示了中美报纸所建构的媒体框架,并强调了文化对媒体框架的影响。

引论

“框架”(frame)最早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指一种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取向,通过这种结构,人们的知觉和对事物的理解得以被组织起来(Goffman ,1974)。引入到媒体研究之后,“框架”一般指“大众媒体组织和表征问题和事件的方式”(Dimitrova Str êmb?ck,2005:404),也是“新闻内容的中心组织原则”(Tankard et al1,1991:11),它能帮助记者按照社会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塑造受众对事实的理解,从而达到各自的报道目的。框架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隐蔽地建构现实,施加解释,并在事件进入公共议程后影响受众的反应和舆论。因此,框架化向来被视为新闻报道的核心实践。美国著名报纸编辑史蒂夫。史密斯就曾强调,为故事选择框架是记者所做的最重要决定(Smith,1997)。在媒体及记者看来,框架赋予事件和议题意义,若运用得当,它们能激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

虽然世界上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成千上万,但报道所使用的框架却相对有限,而且各框架在特定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也有差异。框架研究迄今已经发现和辨认了媒体所使用的许多框架。有些是特定议题性的,如关于非法药品使用的“公共健康”/“犯罪公正”框架,关于堕胎的“亲生命”/“亲选择”框架,这样的框架应用于特定的事件或议题,因个案不同而有异,因此具有有限的普遍性。有些框架则要广泛得多,不断重复应用和弥漫于许多新闻中,比如,纽曼等(Neumanet al1)(1992)和普莱斯等(Price et al1)(1997)研究发现,美国媒体相当常规地使用“冲突”(conflict )、“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s)、“对人的影响”(human -im2pact )和“道德”(morality)等框架,其中,“冲突”尤其是美国新闻报道的支配性框架(Mac2Dougall,1968;Neumanet al1,1992;Richards ,2001)。对立方的冲突――不论是交战的国家、政党、充满敌意的邻居还是嫉妒的恋人――都是构成布满版面的新闻材料。“冲突构成新闻”几乎成为记者的核心信仰(Fallows,1996;Garrison ,1990),记者倾向于加剧现有冲突中的戏剧性对抗,或者裁剪议题以符合冲突性框架(Richards,2001)。还有些框架则不只限于组织一个故事,而是邀请我们进行一种文化理解,在解读新闻信息之外也继续这样做,它们是一些“策略性”框架,在更广泛的方式上说明着现实(Reese ,2001)。学者们认为,框架之所以有以上差异,是因为框架也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化一致性的框架因能产生“文化共鸣”(“cultural reso2nance”)而对公众舆论有极大的影响力(Van Gorp,2007)。基于这种认识,沃菲斯菲尔德(G.Wolfsfeld)(1997)根据甘姆森(W.A.Gamson)框架“深度”(“dep th”)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框架的社会文化共鸣性,认为框架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有深(更老、更被视为理所当然、更一般)和浅(近来的、特别的)的差异。例如,在越战报道的框架中,“通过武力获取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和“冷战”(“ColdWar ”)要比“翻倒的多米诺骨牌”(“falling domino”)和“无缘无故的攻击”(“unp rovoked attack”)深得多,更易引起受众共鸣。

框架理论引入中国后,我国学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陆晔,1998;黄敏2000;金苗2003;樊永强2004等),但对框架的层次性尚缺乏关注,对框架建构中文化的影响也了解不多。通过对中美报纸有关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进行分析,本文试图理清其中蕴含的框架层次,以期加深对相关现象的认识和相关问题的理解。

一、研究思路

2009年3月8日,一艘美国监测船“无瑕号”在中国海南岛南部120公里处的水域作业,中方认为其行为违反国际海洋法与中国有关法律,于是派遣五艘船只围堵,美国抗议,由此爆发了中美之间的口水战,双方报纸也都随之进行了详细报道,有新闻也有社论(含评论,下同)。“一般而言,在国际事件的政策立场上,国家新闻媒体与其政府是同调的。在这方面,无论是独立媒体还是政府控制的媒体都是一样”(Dimitrova et al1,2005:24)。因此对于某国际事件而言,尽管参与报道的媒体众多,但每个国家的媒体一般都紧跟各自的政府而呈现较大的一致性,而且从对材料的初步分析看,中美两国报纸各自的立场确实没有明显内部歧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中美报纸分别视为统一整体,试图从其相关报道中辨析双方所使用的媒体框架。

一般谈到媒体框架,人们多关注硬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报道的框架,其实社论也是媒体建构框架的重要场域。哈克特R.A.Zhao,Y.)(1994)将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媒体的社论话语归于美国关于战争的“主叙事”,框限了美国媒体对海湾战争的报道;勒(Le,E.)(2006)更是将社论视为国家之间意识形态战争的主要武器,强调了社论在建构实质性框架[1]上的重要作用。而且,如果说新闻坚持以事实说话,那么社论则是媒体意见的直接表达,最清晰明确地体现了媒体关于事件的认识和倾向,能极大地影响受众对报道的理解和诠释。梵。迪克(T.Van Dijk )(1996)表明社论中所含有的那些清晰的、隐含的或暗示的观点,能引导读者同意报纸所推举的意见。勒(2004)也曾指出社论具有重要的说服性价值。因此,本文认为媒体为事件建构的框架应该体现于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两方面,对媒体框架的考察必须将新闻框架与社论框架相结合。鉴于此,本文将对此次报道中的新闻框架和社论框架分别进行考察,以从中归纳出双方报纸所持有的媒体框架。

由于新闻与社论在文体上的巨大差异:前者是叙事,后者是论辩,对两者框架的考察细目也有所不同,除了关键词这一辨识框架的常规项目外,对于新闻主要考察其叙事模式,对于社论则重在考察其推理模式。

二、文本分析

从2009年3月8日(事件发生日)至2009年3月23日(本研究开始日),本文以“中美南海”为关键词,通过慧科新闻数据库获得中国报纸相关文章(含香港和澳门)41篇,其中新闻29篇,社论/评论12篇;以“China 3U.S.3SouthChina Sea ”为关键词,通过Lexis2Nexis新闻数据库获得美国报纸相关文章33篇,其中新闻28篇,社论/评论5篇。

(一)新闻框架分析

1.关键词分析

美方新闻中的关键词是“confrontation ”(“对抗/冲突”),在美方报道中,此次事件被定义为中美之间的“对抗/冲突”,如:

(1)According to a Pentagon statement and Pentagon officials ,the confrontation started when the Chinese vessels surrounded and harassedthe Im2peccable,?。(March 11,The New York Times )

(2)This confrontation ,however,was farmore than a skirmishat sea.(March 19,The Washington Times)

中国报纸新闻中的关键词则是“摩擦”和“对峙”,显然此事件被定义中美之间的“摩擦”或“对峙”,如:

(3)针对中美南海摩擦事件,有核武专家说,无瑕号被包围的位置距离海南岛南端的三亚榆林海军基地不远??(3月12日,《成报》)

(4)杨洁篪和美国国务卿希拉莉会晤后,双方都刻意淡化近日中美船舰在南海对峙所引发的紧张关系。(3月13日,《香港经济日报》)

2.叙述模式分析

叙述模式指“记者叙述时所采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文手法,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较为连续的风格”(夏倩芳2007:103)。对于许多媒体事件,尤其是国际政治事件,记者大多时候并不是事件的亲历者,需要通过新闻源来了解事件详情,借助新闻源的陈述来“还原真相”,同时为了维持新闻的客观性,也要通过他人之口来做出解释和进行价值评判。就本事件而言,由于事件的特殊性(发生于遥远的公海,且涉及军事机密),媒体更是极大地依赖于各方言说,尤其是官方陈述来再现现实,建构框架,因此对新闻源话语的引述是双方报纸最重要的叙述手段,所形成的话语表征(discourse representation)模式即是报道所采用的主要叙述模式。

话语表征模式多种多样,限于篇幅也鉴于此次报道的特点,本部分仅考察互动结构的话语表征模式。如前所述,在撰写一则新闻故事时,记者主要依靠他人的叙述。这种叙述,从人类交流方式看,不外两种形式:对话(dialog )和独白(monolog ),前者包括记者与新闻源之间的对话,或若干新闻源之间的对话,后者包括各新闻源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将对话交流所产生的陈述结合到他们的故事中,记者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仅引述单个陈述而忽略其原始的交流情境;或将陈述所产生于其中的原始交流情境也部分再现出来。从新闻实践看,前者是更为通常的操作(Cohen ,1987;Geis ,1987;Clayman,1990),也即,记者一般将对话中的言语抽离其原始语境,作为独白话语呈现。由此看来,独白似乎是新闻报道中话语表征的常规模式。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新闻中记者常不止报道一个人物的言论,即虽然将人物言语从其原始对话语境中抽离出来,却要将其与其他人物话语重新组织到报道中,有可能再语境化为对话模式。尤其是关涉到争议性议题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客观和公正,记者往往要引述争议双方的言论以呈现两个不同或对立性视角,将两个原本在不同时空中各自发出的言论在报道中构拟为对话。布卢姆勒古雷维奇(Blumler ,J.G.Gurevitch,M.)(1995)就曾注意到在报道美国选举时,记者常将各方的陈述连续地并置在一起,“在连续地将一方关于议题的立场与其对手的立场并置在一起的过程中,记者显得好像是推举一种政党之间的传播。新闻人员似乎在试图创造一种政党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的对话,去引发政治家的评论和行动”(1995:134),此时记者已不是客观的旁观者而俨然成为政治现实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对于时空上彼此更为隔离的国际政坛,这种虚拟性对话在国际政治新闻中尤为显著,以下两例对比就清楚地体现了这一点:

(5)以色列在17日试射了一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并敦促西方国家更加通力合作,防止出现“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内贾德反击道:“以色列不敢攻打伊朗,伊朗人民的回击会令他们感到后悔。”(2008年01月19日,《新京报》)

(6)同一天,内贾德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记者请他就以军试射导弹发表看法。内贾德说,对伊朗采取的任何侵略性行为将遭到激烈抵抗,以色列不敢攻击伊朗,而且以色列人也知道,攻击伊朗会让他们后悔。当被问及是否担心可能的军事打击时,内贾德回答道,伊朗并不严肃对待类似威胁,虽然伊朗在准备应对这种可能。(2008年01月19日,《京华时报》)

以上两例都是对伊朗总统内贾德于2008年1月17日接受阿拉伯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言谈的报道。从例(5)看,内贾德似乎在与以色列方面进行直接言语交锋,不过从例(6)更具实录性的报道中可知内贾德是在回答记者的提问。后者是对言语所在实际互动结构的表征,而前者则将人物言语从原始互动中抽取出来又为其构拟了一个新的互动结构:议题双方的对抗性对话,符合并支持了报道为议题所建构的对抗性框架。

在本次报道中,对于这样一个双方各执一词的事件,自然是记者建构争议性对话的好机会。

将各方在不同时空语境中的言论抽离出来,又重新建构成对话,主要是对抗性对话,成为本次中美报道话语表征的主要模式,也是本次报道的主要叙述模式。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