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十年嬗变:1992-2002

作者:沈杰发布日期:2004-11-08

「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十年嬗变:1992-2002」正文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思考,同时结合有关实证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自1992年这个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以来,社会心理嬗变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呈现的基本轨迹与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与特征。最后,试图对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心理的发展趋势作出某种程度上的预测。

一、社会心理嬗变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变迁,不仅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模式的转换,还必然表现为社会心理的嬗变。前几方面的变化都会直接、间接地通过社会心理的变化反映出来,而社会心理又会或超前或滞后地对它们产生影响。

从起源上说,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其基本形式,在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成见等等。在整个社会心理体系中,价值观念[i]属于较理性的层面,它相对稳定,对其他心理方面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实质性内涵。社会心态则属于较感性的层面,它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内涵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更加及时、更加动态的再现。

社会心理,作为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一方面,它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另一方面,它是时代精神的“晴雨表”。社会心理从独特的角度勾勒了社会精神氛围的风貌,透视出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反映着社会凝聚力的状况。作为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的中介,社会心理可以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动力和导向。

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我国开始了并加速着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深刻转型,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与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是社会心理发生又一次深刻转折的时期。“南巡讲话”成为思想解放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三个有利于”的论断,打破了长期困扰人们创新行动、阻碍改革开放步伐的一些思想禁锢,提供了判断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新标准。十四大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从而启动了我国新一轮改革。这种社会发展走向和主导价值观念的确定,对社会心理的更新及其成熟起到了强有力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作为现代化的一种逻辑产物,文化变迁的节奏也进一步加快。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促进的小康社会的来临,随着消费文化正在以或多或少有些急促的步伐匆匆登上日常生活的前台,世俗化正全面地展开其内涵与形式,于是,就社会文化的整体格局而言,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理性文化相比,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感性文化呈现出日益扩大的态势。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这些态势,无疑都强有力地构成了我国社会心理嬗变的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的变化,既会受到重大改革措施和社会政策产生的实效所影响,又必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社会心理变化的主要趋势与特征表现为:在价值观取向上,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在社会心态上,从封闭化走向开放化,从情感化走向理性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并不意味着人们完全放弃了前一方面而向后一方面极端地倾斜。在传统取向与现代取向之间寻求平衡点,仍然是当今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许多表层观念较容易受到生活潮流影响而发生变化或进行更新的同时,一些轴心观念在深层次上仍然保留着社会主导文化长期作用的重要影响。在另一种维度上,社会心态上所表现出的开放性、多样化、理性化这样几个主要特征,又产生了进一步的效应:开放性产生了宽容性,多样化导致了相对化,理性化引起了务实化。

二、社会心理嬗变的主要态势与特征

1、轴心价值观念:在两极之间寻求兼顾

在具有轴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如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当今社会心理表现出以下主要态势。

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只强调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个人的合理利益,曾是过去一个时期里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由于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其利益动机也呈现增强之势。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近三成(29.8%)的人选择了“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57.7%的人选择了“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可见,在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增强之势的同时,集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仍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与肯定。

对于如何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一项调查表明:“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这种以往倡导的价值观念,只得到了极少数人的认同;而“少奉献,多索取”、“不奉献,也索取”这种在任何社会都不会受到鼓励的价值观念则只在极少数人身上有所反映;而绝大多数人表现出了一种力图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尽可能兼顾的倾向性,比例最大的人所选择的“多奉献,多索取”表现出了希望通过为社会工作而使个人价值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的鲜明务实取向。[ii]

在面对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绝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合理利已并不以损人为前提,“损人利已”没有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先人后已”这种社会主导文化以往一直提倡的价值观念至今仍得到不少人的肯定。一个重要的变化则在于,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寻求在利他与利已之间进行兼顾的倾向。

2、 人生理想:精神偶像与现实榜样的非同一性

2000年初,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多家媒体就曾经作为我国以往数代人精神偶像的保尔精神展开了讨论,并且通过将保尔与微软缔造者比尔・盖茨进行比较,来观照当前人们价值观念、尤其是人生理想的变迁及其现状。

人们对保尔和盖茨作出了不少独到而深刻的评说,尽管这些评说不会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把保尔和盖茨推崇为英雄。

同年进行的一项对北京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一般都把保尔和盖茨视为英雄。然而,他们更倾向于将保尔视为精神世界的偶像,更倾向于把盖茨当作现实世界的榜样。[iii]这种选择有着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青年自身发展方面的多重原因。同时,保尔精神在现时代依然给人们以启迪和引导,则与这种精神本身具有某种长久不衰的深刻内涵有关。

当今青年在人生理想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既注重精神的价值,同时注重物质的价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作为人生道路的具体职业类型选择上,青少年所崇拜的职业与所选择的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换言之,最崇拜的职业并不是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情形反映出了在他们的择业观念中,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他们最崇拜的是科学家,而最愿意成为的是企业家,[iv]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出了他们人生理想中更多的务实取向。

3、 择业心理:后单位制时代的多元化取向

人的自主意识是对作为主体自身的潜能与价值的感悟与判断,它的消与长是以社会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根本前提的。如果人们处在一种刚性的、同质的、单一的社会结构中,如在单位制时代,由于一切资源不仅高度集中,而且十分有限,因此,人们的自主意识便很难得到张扬。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流动的速率在提升,一方面源自人们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利益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应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则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发展机会的增多所使然。除上述这两方面之外,整个社会氛围的宽松、价值观念的更新,也直接或间接地促发了人们的自主意识。

改革开放以前,在具有高度计划性特征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并不存在选择职业的问题。当时“参加工作”,完全由组织安排或单位分配。而一个人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成了特定的“单位人”,他或她的工作、收入、医疗、住房、孩子入托、自身养老等几乎一切问题都完全依赖于所在工作单位解决。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小社会”功能的“单位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择业日渐成为一种社会现实,人们择业的自主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国家推出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尤其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深刻作用,当今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一代身上正表现出多元化取向的择业心理,其主要特征有:第一,在择业目标上,更关注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当今人们在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上,职业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条件常常被排序在第一位。第二,随着“铁饭碗”意识的式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正在开始形成。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放在非优先考虑的地位上。第三,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已很大程度地淡化。人们更青睐自由度较大、自主性较强的从业方式,更愿意选择时代特征鲜明、管理体制规范的从业机构。第四,在职业流动方面,主动变换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人不仅在择业问题上更倾向于自我决策,而且在流动或“跳槽”问题上也表现出更多的能动性。

这种择业心理的多元化取向有着特定的合理性:其一,它是社会结构分化、社会职业类型多样化的一种主观反映;其二,它是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一种现实选择。表现择业心理多元化取向的一个最鲜活的例子就是,当今社会中各种自由职业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

4、金钱观念:逐渐彰显现代特征

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传统价值观念盛行的时代,要正确对待金钱的地位和作用,既没有经济基础,也缺乏文化氛围。因此,对金钱的重视往往就变成了人性阴暗面的表现,至少是与人性的弱点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正从一种以泛伦理为特征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着强调价值规律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以及世俗文化发展的深入,无疑推动了使金钱角色得以日益突出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从而也为正确定位金钱――这一物质利益的最基本象征符号的作用提供了前提。

对于金钱的看法,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透视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对于社会生活本质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那么,今天的人们对于金钱持什么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

一些实证调查结果表明:不仅不再忌讳谈金钱,而且还能进一步正视金钱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的一种进步。更为可贵的是,在肯定金钱应有作用的同时,相当多的人并没有将金钱的作用夸大化和偏颇化。同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那句著名流行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无疑是对上述金钱观念的一种具体写照。

尽管对于金钱的态度,在不同的人群中、尤其是在收入状况不同的群体中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当今社会成员的主流部分对金钱所持有的态度,表现出了一种鲜明的现代特征,或者说现代社会所要求具有的健康心态。

5、婚恋家庭观念:更加开放、宽容与理性

日常生活观念层面的变化在中国人社会心理中一直表现得最为迅速而多样。随着社会世俗化进程的日趋加深,人们对恋爱、婚姻、生育表现出越来越开放、宽容、理性的态度。

2000年一项对全国1万余名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人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其中城市学生比乡村学生的比率更高;有23%的人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v]

同年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表明,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性行为”这一观点,只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反对。年龄越小者对上述看法持赞成态度的比例越大,20岁以下者比30岁以上者在赞成态度上高出了16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到,当今青年一代对于性的态度表现得非常开放和宽容。

调查还显示,青年在隐私观念、婚前财产公证以及对离婚的看法和处理婚姻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特征。他们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甚至认为夫妻之间也应当保留隐私。对这一问题,表示赞成和比较赞成的人高达80%以上,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