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泉:《纳西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前言(附目录)

作者:发布日期:2008-11-14

「杨福泉:《纳西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前言(附目录)」正文

到2005年,我从事民族学研究已经22个年头。这22年的学术生涯中,我对纳西学所下的功夫最多,20多年来,我跋山涉水,漫游于高山深峡,山村农舍,深入纳西族地区进行民族志田野调查,走遍了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丽江县的大部分乡镇,也多次深入到迪庆州的纳西族地区、以及四川省的一些纳人的居住区以及西藏昌都芒康县盐井纳西族乡进行田野调查。在漫漫岁月中获得不少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这些深入山野村寨的田野调查使我获益匪浅。回首往事,我深深感到,如果没有这20来年的田野调查,我就不能写出如今已经问世的10多部学术著作和100多篇论文。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样长期的田野调查,我也不可能对纳西族社会、历史和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也不可能了解众多纳西人的悲欢离合与生命的喜怒哀乐。我忠实地记录了纳西人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生活的一幕幕往事今情。

这本《纳西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是我从1988年以来至今从事民族学田野调查以来的一些重要田野调查结果的系统整理和总结,绝大部分内容尚未发表过,所涉猎的内容也比较多样化。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宗教和文物调查(这部分包括了12篇调查报告;第二部分:社区和习俗调查(这部分包含了7篇调查报告);第三部分:纳西族与藏族关系个案调查(这部分包含了5篇调查报告)。上述三部分共包含了25种田野调查报告。调研范围包括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丽江、迪庆、以及西藏芒康盐井等地。上述这些调查报告都有专题和特定的社区作为调查对象和调查地点,相互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我从自己迄今为止的学术岁月中深切体会到,如果没有厚实丰富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就是无本之末和无源之水,我想这也是众多民族学和人类学者的共识。回眸我所走过的田野调查岁月,我当年深入村寨进行田野调查时还健在的很多调查对象先后已经去世,从本书最早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再看现在,本书所涉及的调查地区的社会文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很多当时调查到的资料今天已经不可能再获得。本书保留了近20年来积累的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在保留历史资料和观察纳西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方面,本书可作为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国内外迄今已经出版的关于纳西学研究的民族志调查大多集中在东部方言区(主要指永宁等地),而西部方言区(主要指丽江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迪庆州等地)的民族志田野调查一直都比较薄弱。我将自己多年调查所得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成书,也是想对纳西族西部方言区在民族志田野调查资料方面的欠缺作一些补遗失阙的贡献。

我深入乡村田野,继而又离开田野,回到熙攘的闹市。曾经和我一起跋山涉水,和我共话桑麻,讲古论今、倾诉人生苦乐年华的众多山乡友人,他们仍然生活在乡野,扎根在故土。有的长者早已乘风归去。这本小书,如实记录了这些师友的知识、智慧的一鳞半爪,他们生活的一些片断,我奢望它们能以这本书为小小的一个载体,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风潮中,能留存于世。让这些已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岁月真情实事,作为一个历史和文化的遗产,留给未来的纳西人和对纳西社会文化感兴趣的人们。

2006年1月12日 于昆明

《纳西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宗教和文物调查

丽江第一件东巴石雕文物的发现和考察记

明代丽江大具摩岩调查

东巴教祭生命神“素”仪式调查

东巴教祭殉情者仪式“哈拉里肯”调查

丽江、中甸纳西族东巴教现状调查

丽江、中甸纳西族的几个宗教礼俗和传说

中甸县三坝乡白地阮可人的宗教礼俗调查

丽江塔城乡依陇村宗教礼俗调查

丽江塔城乡署明村的祭天仪式

丽江鲁甸乡两个东巴教仪式

寻访一个纳西女巫

寻访几个藏传佛教纳西僧人和居士

丽江藏传佛教现状调研

第二部分:社区和民俗调查

丽江大研镇解放前商业、手工业和医疗情况调查

丽江塔城乡洛固行政村纳西族‘路鲁’人的婚丧习俗调查

丽江大东乡纳西族的婚礼和“能人祭”礼俗调查

丽江县白沙乡玉湖村调研

丽江县白沙乡龙泉村(束河)社会性别角色与能源之间关系的调研

丽江白沙乡文海村调查

宁蒗县永宁乡扎史村母系制和生态文化调查

第三部分:纳西族与藏族关系个案调查

在“茶马古道”上对东巴和“本波”的调研

丽江塔城乡纳藏关系调查

中甸县三坝乡纳藏关系调查

宁蒗县永宁乡纳藏关系调查

西藏芒康县盐井乡调查

此书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6月版,29万字,其中有照片90幅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