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罡:中国城市青壮年“啃老族”的社会学分析」正文
最近十余年,“啃老族”一词在中国的都市中流行。许多处于青壮年阶段的人,无论是否参加工作、有无收入、收入水平高低,都要继续依靠父母养活。这一现象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
一、有关NEET的内涵及文献综述
“啃老族”在中国是个新名词,也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是法国的“袋鼠族”,最早出现在1998年法国的《快报》上。“NEET”一词,原本的完整形式是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它源自英国,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由此可见,“NEET”所体现的内涵就是成年后不能独立,仍然依赖父母生活的人[1]。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有学者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独生子女逐渐成年,中国“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十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2]。这并非危言耸听,现实表明,“啃老”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透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有关调查研究资料,可以检视中国NEET的大致数量及其特征。“五普”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失业率为 8.2%,失业现象主要集中在15-29岁年龄段,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例反而很小。35-44岁(10岁间隔)的失业人口占失业总人口的比例相当于20-24岁(5岁间隔)失业人口占失业总人口的比例。15- 29 岁未就业人口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其他人员供养,其比例占80.29%。从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现实来看,可以推知,这部分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年轻人,其供养人自然为父母。此外,15-29岁年龄段依靠保险生活的比例极低,仅为0.06%[3]。数据揭示,中国啃老人数众多,主要集中在青年、壮年阶段。
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大众传媒最先开始关注NEET的产生和存在状况。继而有学者对NEET加以关注。有的从个案访谈中了解“啃老”状况,有的从经济学、心理学的视角挖掘“啃老”的原因,还有的从中国传统的伦理孝道层次讨论“啃老”现象。但总的来说,学术论著为数并不很多。
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本文把NEET定义为:年龄在18-45岁之间,具有劳动能力,已经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既不主动求职也没有接受培训,其主要生活来源或相当一部分生活来源依靠父母的青壮年人群。考研族、漂一族以及在校大学生等都不能算作NEET族。之所以把年龄的界限定为45岁,是因为“2030”人群啃老现象固然值得关注,可人们往往忽略了还有许多“4050”人口也在啃老,并且为数不少,程度不浅,他们也构成了NEET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这里统称为“青壮年啃老族“。
二、NEET 社会化失败的产物
探究“啃老”问题,首先要挖掘其产生原因。中国城市青壮年“啃老”的产生原因,首先可以归因为社会化失败。社会化是社会学中十分基础却占有重要地位的专用术语。如荀子所言,“人生而不能无群”。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化则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4]。
“啃老”是一个与家庭不能分割的概念。家庭是是个人社会化的开端,是所有人社会化必经的场所。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教化下,孩子逐渐形成独特个性,适应社会生活。另外,社会化强调一种互动。家庭中的一对主要关系就是亲子之间的互动。因此在父母传授、教育、引导的同时,孩子也在主动接受和学习。父母的引导正确与否,关系到子女社会化的方向正确与否;孩子的主动认知和态度行为的形成合乎社会规范与否,也关系到其社会化的成败。城市NEET的出现,充分表明他们没有形成健全的个性,没有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角色知识,更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折射出家庭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严重失误。
我们不妨先来关注一个个案。小静的父母都是老师,家庭条件比较优裕,自小受到娇宠,连学校打扫卫生都是父母代劳。小静2002年大学毕业后,一心想成为一名高级白领,做一份“压力不大,薪水不低,离家近,舒舒服服”的工作。但4年里,她面试了多家单位,都不合心意。但总是在家靠父母养着,小静也感到难堪。但小静的爸妈却总劝她说,没关系,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咱不去上那个班也行,家里养得起!但对于未来,小静真的没有什么信心去面对。……生活中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家庭社会化的主体是子女,关键在父母,父母和子女共同构成了家庭社会化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说家庭社会化是失败的,那么原因也要从这两者中去寻找,不能只简单地归因于其中一方。
1、个体社会化的失误
首先来看子女。成为NEET成员的人,往往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缺乏独立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这与个体接受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主体有关。他们“啃老”与否,主要并不是谋生能力或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格心理成熟度,或者说精神状态是否成人的问题。所谓“精神成人”,实际上指的就是一个人如何由生命个体成长为价值主体的过程;是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个性和人格的过程。一个人要想实现精神成人,绝不可能寄希望于外在的施舍或赐予,唯有通过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在价值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一个人不管他的生理年龄多大,坐拥多少薪水、物质财富,一旦丧失这种“求诸己”的人格价值取向与精神坐标,就很难走出“精神哺乳期”。
2、家庭社会化的偏差
父母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和培养方案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雕塑着子女的形态。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而且,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身”往往胜过“养心”。多数父母对自己子女实施传统的“养身之道”,对子女身体是否高大健壮等生理性指标的关注,要远远超过对其人格是否成熟健康等精神性指标的关注。抚养子女的重点就是其衣着是否避寒保暖,膳食是否可口营养,而忽略了孩子人格的涵育,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精神及家庭责任观。这一点导致家庭社会化产生严重偏差,是形成NEET的重要原因。可以说,许多父母本身便没有让子女“精神成人”的意识,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免打上保护、帮助、代替的烙印,使得家庭社会化和学校社会化、职业社会化等脱节,产生了那些精神上处于襁褓中的成年人。
有人把NEET族存在的责任推给了70、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认为“因为独生,所以啃老”。这种观点不尽合理。社会学家风笑天在研究独生子女时发现,独生子女在心理、能力、生存等各方面并不比非独生子女差,因此不能说独生子女一定会成为“啃老族”。即使是在多儿多女的家庭里,父母往往会偏袒某些子女,比如老大或者老小,因此这些子女极容易成为“啃老族”。可以肯定地说,现在青壮年“啃老族”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的人,包括“4050”人员。显然,责任在于父母在家庭社会化方面的失误,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塑造了这样一批“啃老族”。
3、城市NEET的消费行为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正在经历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在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社会价值观念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转换。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也即存在着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的“文化堕距”,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这也是城市青壮年“啃老”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有所提升。人们的物质欲望获得强烈刺激,消费水平提升的速度远远超过收入,诸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耀消费等成为青年一代中常见的现象。城市青壮年通常会因为经济生活难以自我满足而“啃老”。就职于天津市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文,工作刚满一年。她每个月可以领到两份“工资”,一份是公司发的2,000元月薪,另一份则来自父母,每月末都有1,000元准时汇入她的银行账户。“没办法,我刚毕业,没什么经济基础,租房、交通、吃饭、买衣服,2,000元月薪根本不够花的。[5]”他们为什么有收入还要“啃老”,这恐怕与其消费行为有关。在经济社会学中,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一种个体的、纯粹理性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各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等的生产、传播与重新建构的过程[6]。
城市“啃老族”的消费行为可以置于家庭消费行为中探讨。家庭生命周期(the family life cycle)将家庭消费行为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单身、新婚、育儿、成长、空巢和独居阶段。其中单身阶段可以很好地表明部分城市NEET产生的原因。单身阶段的消费主要是个人消费,消费者喜欢按照自我意志消费,彰显个性,其消费行为往往是冲动性的,具有追求时尚,追赶流行,重视商品的社会心理属性。这一点尤其可以表明许多年轻的NEET存在的理由。年轻人消费热爱彰显个性,往往无视消费是否理性化,不考虑成本与收益是否成比例,也很少去考虑消费行为的后果。无论是月薪5千的白领,还是收入微薄的打工仔,其工资总是不足以负担生活消费,一旦入不敷出,这些人就会转身向父母申请支援。父母则很少能眼睁睁看着子女生活拮据,通常会尽力提供帮助。即使家庭困难,也会先满足孩子的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人具有一种独特的面子观,是社会心理学中印象整饰的一部分。所谓印象整饰,是指有意识的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个人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面子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能耐有关,它直接涉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他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为了表现自己的能耐,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中国人热衷于“面子工夫”这种印象整饰。壮年人啃老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是他们认为自己岁数不小,与年轻人共同寻找工作,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实际上是心理素质差、安于现状的表现。面对社会的竞争,人到中年的他们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害怕失败,因此主动躲进父母家里,成为名副其实的NEET;二是父母的保护。多数父母认为自己的子女已经是成年人,而且年龄也不小了,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因此不能流露出责备的语气,怕伤及子女的自尊,不能不给子女留面子。而事实上,现代社会要求人理性化,人的自立自强,要求客观公正,这种面子观不能适应发展中的社会。传统的面子观在转型社会的现代与传统的轨道的夹缝中生存,不免产生了“啃老”类的社会问题。
面子观的另一个产物就是炫耀性消费,即通过追求品牌来攀比、维持、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现代社会中,商品一旦被确立为名牌,便超越其物理的特性而带有某种象征性,于是商品被“图腾化”。名牌商品象征着可靠、可信,它可以显示消费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因而在无形中就提升了商品的价值。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表明,人们消费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括它的符号价值与它的社会价值。这样的消费行为就超越了经济学中的理性化,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社会行动。在这种行动中,消费能力低下的品牌追求者盲目而不切实际的消费,导致经济生活拮据,转而寻求父母的援助,成为“啃老族”成员。
消费行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既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也能对社会运行秩序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消费行为发生的剧烈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构了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啃老”现象。
4、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是中国NEET形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