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盛华:如何成为著名经济学家?」正文
本人淫浸经济学界久矣,自知资质不才,难成此器,但久与众多经济学家交好,细心揣摩,悟出若干道理,并与诸公切磋再三,汇成十大秘诀,并不吝公诸大众。凡有志于成为经济学家的社会各界人士,只需中等以上智力,吃苦耐劳,相信"宝剑锋从奇计出,梅花香自巧招来"者,均可择其善者而仿之,久而久之,则离经济学家不远矣。
此十大秘诀,因前五属宏观层面,主定大方向、定奋斗之轨迹,故称战略;后五,属微观层面,主授具体方法、操作技术,故曰战术。共五大战略、五大战术。
占山为王法
盖今日谁最有知识?曰博导、硕导,曰院长、系主任、所长,曰主编、总编。于是有志之士当尽力为之,抢占了这些岗位,就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按今日之体制,博士点、硕士点是个聚宝盆,学校靠它树名气、挣外快,一旦缺少真正高水平的鸿儒硕耆,学校比你急。学校必想尽一切办法扶持你,拉你入队,助你成名。因此,已有博点、硕点的地方须看断层是否存在,这是你能否快捷成为博导、硕导的关键之所在。如果你是廖化先生,生在蜀国,那就是有幸了,只须上下左右打点关系而已,必有分得一杯羹之机会。笔者亲见京城两所著名大学,有多达五个经济学二级专业博士点,新近出炉一批博导,四十至五十年纪,有靠两本资料汇编而成的专著而上的,有博士毕业不过几年的(勤奋好学读博至四十五岁以上),有靠在自家园地里发了几篇宏论的,不一而足,绝对真实。
如果不是这样也不打紧,信息时代,关键是要敏于观察,细心发现,盖中国硕博点日益增多,大学也不少,财经是热门,不愁找不到"断层"。
要是没有博点、硕点,恐怕就难些。不过不也用怕,如今不少高校、研究所痛感博硕点的含金量,势必将争点当成头等大事,重点攻关,制订三年计划。职称不够,则鼎力相助,文章不够,则以次充好。评审委员会的人士也深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至理,和"以大局为重"的责任感。多一个教授决不会危害社会。教授一多,硕点、博点就如囊中取物了。如此众志成城,胜算极大。更重要的是,必胜信念背后,还有国家宏观背景的强大支持。如今国家处于迅速发展中,各领域均急需资金,能摊到教育方面的往往捉襟见肘。教授薪金不高,国家便将"教授"、"博导"、"硕导"作为一种安慰奖发售,使一些"皓首穷经"之士在微薄的物质收入之外,有丰厚的精神收获,因而财政支出就可以大大减少,是为妙计。于是博士生导师由国家遴选改为校方审定,硕博点设立根据"经济生活之需要"而定,评定高级职称只不过是由校内、系内酌情处理,通常是皆大欢喜。想当初凯恩斯先生只当过讲师,伦敦经济学院只有一名经济学教授,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热选岗位"?有。如果你身为一份学术刊物的主编,最不济也是个编辑,你就成学术界的无冕之王或一方诸侯了。盖在当今,谁掌握刊物,谁就扼住学界的咽喉。办刊费用是国家的事,用谁的稿子是我的事,生杀大权在我一念中。以此为砝码,广结学界同仁,互换园地,天地宽阔不少,还可以此把握学术方向、制造学术规范,成功地将刊物变成一架职称生产机,或职称零部件生产机。久而久之,人家必敬我畏我,亲我奉我。因为祖国大地,人人要评职称,发不发文章,关乎大众福祉,其中意味深远,不可不知。
当然,更高级一点就是弄个院长、主任、所长干他几年了。如此,头衔日益威严,学术影响飞速扩大。如今时髦"专业"改称"系"、"系"升"学院"、"学院"改"大学",于是平地官升一到两级,增加了不少学术官僚,加上轮流坐庄,不用发愁没有机会。不过这就更需要"功夫在诗外"的功夫,多一点左右逢源,少一点"皓首穷经"了。
总的来说,"占山为王"之法,难度甚大,登堂入室也最正宗,能最终成功的,不是枭雄,至少也是半个豪杰,有志于此者,不妨细心体味,必有所获,而且此法各专业均通用,唯稍加变化而已。
以夷制中法
此法亦称"洋学位法",是终南捷径之一。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在中国的大学里读本科,将10%功夫搞好功课,将90%时光去考TOFEL、GRE,在字母中煎熬数载之后,终有见云开之日,于是意气风发越洋而去(多半是美国);在外面,用30%时光重新学英语ABC、用30%的功夫挣口粮,再用30%的功夫学数学,用10%的时光恋爱。不久正果修成,脑袋中装满"方程"和"模型",口袋里装着绿卡和少量的美金,于是一种新神圣--曰"打狗脱"(Doctor)或曰"皮儿取帝"(Ph.D)便告出炉。
"打狗脱"们是些什么样的神圣?他们门第高贵,对数学工具极其熟练,能将"关公战秦琼"的可行性和"加州的草鱼市场上是否存在种族歧视"用十页以上的数学公式演绎出来。由于普通人和一般财经学生实在不懂他们的语言,他们也就更易成为最神秘、也最受景仰的一群。一般来说,这是这个时代最让人觉得象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固然,他们可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他们对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境没有足够的功夫去分析--那是低层次的活儿,不够理论深度。因为洋学位的背后是美利坚经济的天下无敌,是洋宗师"诺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巨无霸牌子,或者至少自家宗师也与诺家沾上点儿关系,所以土派们不得不仰视之、畏惧之。他们挟洋风、闯学海,扬名立万,黄道、黑道、红道,均能通吃到底,无不膺服。
不过据内部消息,也就是"打狗脱"们的宗师和少数圈内的异己分子所言,他们也就是对医生讲政治、对政客讲文学的手法,要与在西方经济学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美国打狗脱比,还真难于入流。他们的时髦的经济学专著,以"来料加工"型居多,其构架是:"西方经济学或美国经济学的观点"+"中国的经济生活材料"+"体会性或感想类结论"。毕竟,他们身在中国的时间太少,了解中国的情况难于深入,刻苦时主要考虑"托福",因此他们对国情的无知往往受到善意的容忍。但从表相来看,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知之多矣,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影响很大,仿外经济学、组合经济学也就俨然是正宗的新经济学了。所以,这一法儿,对立志成为经济学家的人士,必须明此"苦海有边"至理,潜心背字母,巧妙安排,则正果不远。
官学一体法
在中国,官拥有绝对的权威和绝对的真理。一方面,你的理儿无论多么精致、多么经得起实践考验,要是没跟官拉上关系,也只是歪理,至多算个旁门;但一旦与官结盟,则"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原理就成了行动纲领,成为重要原则,是指导改革的重要文件了。因此,官学一体法也就成了登龙术。
具体来说,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不少领导其实不太懂经济,方法之一是重新学,真学或假学;方法之二是称自己与经济学家有密切交往,他们都是自己的高参,方法之三是不时地借经济学家之手炮制点理论泡沫,"纲要"、"战略"不断出台。这种需求的哄抬,导致经济学界名流受到众星拱月的礼遇,更使不少新的经济学家产生。
官味经济学家以这些方法开展工作:一是有中央各部委会议文件、工作报告起草时,人大有法规起草时,尽最大的力气,通过各种渠道挤进去,旁听一下,或者分到几段来写,这些体制内的公务员怕干的事儿,于他们是不可多得的"香饽饽"。回来之后,便向新闻界宣称自己参与了最高层决策,是最高层的智囊,乃至是"×××改革理论之父"。例如,初级阶段的理论、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重组等理念,虽然是千百万人的实践和无数理论家的贡献,并最终由政治机器予以认可,但他不妨称自己在其中起了核心作用,是首创者。由于那些半真半假的经历,人们也不敢质疑其虚。二是活跃于诸侯之间。如今,地方诸侯实力强劲,务虚成为一种时髦,具有经济学名望的人士,堪当为省、市、地、县领导出谋划策,他们利用自己的盛名和关系,在京跑"部",在外招商,下"地"讲道,不亦乐乎。由于他们能熟练地将媒体影响力、经济学的光环以及地方政治资源融于一体,与高官要员、社会名流、媒介记者凑成脸儿熟悉,往往电视有像、广播有声、报刊有文,不可不谓功德圆满。三是自立门户、自设机构,向体制内伸手,或通过体制力量向外界伸手,成为课题经济学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各部委、国有企业、银行、跨国公司乃至国外基金,弄来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课题经费,腰包日胀,声名日壮。
官学一体法要真正谙熟,其中大有讲究。据知情人讲,某著名"会议经济学家",多年以前就不读书了,尤其不读前人的著作了,他最热衷于看报纸、看文件,顶多也就看一看财经杂志。他热衷于在各种会议中泡蘑菇,他收集的会议总结和官方文件以三年为一个更换期,从中变废为宝,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是经济风云的综合者,更是各种改革方案的传授者。因此,有志于此道的人士,不妨以他为楷模,假以时日,成功有望。
傍大佬法
此法属那种愿意脚踏实地,甘充"二流"的人所用。不过"英雄不问出身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二流可变一流,虽属起步之法,略显卑微,却很管用。
所谓"大佬"者,指学界大佬,经济学界大佬。也就是说,在经济学界扬名日久,著作不少,资历够老,往往有"赵市场"、"钱金融"、"孙国贸"、"李资产"之名,后两字不是其真名,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由此号称专业泰斗之类。选定之,瞄准之,靠近之,讨好之,吹捧之,最后是利用之,并且是赶上之,超越之。
这里头的缘故还在于傍与被傍乃是一个辩证关系,属互惠互利型。就被傍者来说,他需要追星族才能使自己光辉万丈。更何况,傍者必奉之以金钱、关系。盛名与钞票齐飞,序言与专访一色,恭请顾问、奉迎视察,如此等等,都是被傍的好处。
傍者为什么要持此战略?盖大佬者,学阀也,与军阀有类似之处,但其心仁慈而已。手握评职称、定博硕点、招收弟子,乃至"核心刊物"发稿权,种种隐性学权,均可令傍者大获其益。傍者曰:"我是×老的弟子"或是"×老的弟子××的弟子"、"×老对我很重视,评价很高",因而其学术必高,倘若拿出几幅照片或者一篇序言,就更确凿无疑了,善傍者广傍天下大佬,成为其学术地位下的被保护人,受其栽培,因而文可因其荐而发,书可因其荐而印,结党成风,渐丰羽翼,大业可成。
其实此法古已有之,官场也是一样,而且更甚。不过在学界,则被视为优良传统、风雅之举,为世人所称道,谓之奖掖后进,这就有异于官场。善用者,可用得滴水不漏,令人艳羡不已。沪上某校,有一人士年纪不过四十,却承袭其所傍大佬之所有爵位、封号:院长、博士生导师、×会会长、教授、××顾问,号称一流经济学家,并大有步其师后尘进入政界之势。观其著作,虽然不过尔尔,却已开始在给他人作序言了。
不过此法,具体细节本人尚欠研究,不好妄言,想必是亲近多于学问,慎谨侍奉,该伸手时就伸手之类。
傍大款法
此法与上法名甚相近,实际却差之甚远。傍大款之法需讲究艺术性,否则就易附入俗流。具体来说,傍大款可细分为"绑大款"和"帮大款"两类,手法不同,效果一样。
盖大款者,有钱之公司也,他们天生有一种对经济学家的需要:搞好企业形象,装出几分儒雅风度,显出总经理或董事长独具慧眼,修养深厚,也凸现出该公司发展战略稳健,足可信赖,做生意也就容易得多了。故他们乐于用钞票买名声,不时地捐个款、建个什么基金、组织些发展战略研讨会或高层研讨会,弄个课题关注一下国计民生,或者就自己的发展问计于经济学家,如此等等。
穿插于此中、活跃于此中的是那些经济学家和准经济学家。他们有时充先知,有时是策划人,有时是会计,总之一个原则是充实自己,也"传道授业解惑"于他人,各取所需,各遂所愿。高明的经济学家,面对众多大小企业,时而绑之,并让他们舒舒服服不叫痛;时而帮之,只要药吃不死人,不妨多开它几副。长此以往,他在经济界的名气越来越大,顾问越做越多。据京城某杂志说,目前有几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上百家公司中泡顾问聚财,他们所信仰的,叫作"玩世经济学",不讲逻辑、不看本质、不顾事实,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地作文发言,将经济学作为一门显学的好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傍大款之法,属一种"曲线救国"之术。盖有了钱,就能出版专著,就能结交更多的商界大款,就能更多地结识媒体并把持媒体,当然也使自己在学术评比、职称评定中更有经济基础--总之是更加长袖善舞。当然,初出道的准经济学家走此道可能就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