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顺:关于顶层设计的思考」正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积累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到了必须要加以解决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向何处去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是在严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党,从来勇于面对和解决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勇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每一次理论创新与实践都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命运。党的理论创新是灵魂,是党保持生命与活力的重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通过党的理论创新可以理清工作思路,明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中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均衡向前发展,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关于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与目标
党章中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那么什么是共产主义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为社会主义社会设计现成的模式,也没有为共产主义社会设计现成的模式。在他们看来,这是要靠社会主义建设者们去解决的。但是他们根据当时世界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为彻底改变当时工人阶级被剥削的贫困生活状况,本着对未来人类社会幸福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提出了若干设想,即:
(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
(三)社会将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建立公有制,消除私有制;
(四)全面实行计划经济;
(五)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六)国家消亡。
马克思生于1818年,于1883年去世;恩格斯生于1820年,于1895年去世。对于生活在100余年前的人,即使是伟人,也不可能完全知晓今天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国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不应苛求生活于100余年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人类社会的设想必须一定全部正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经过三十年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目前,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如下:
(一)通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国正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但是,中国2010年人均收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为4260美元,世界排名第121位,还不到世界排名第18位美国的47140美元十分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中国率先改革开放的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某些体制机制的改革滞后,社会贫富差距和地区社会差别正在加大,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政策措施要努力缩小加大的贫富差距,逐步消灭部分地区内存在的贫困,努力达到共同富裕。
(三)施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支持和鼓励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完全的计划经济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
(五)施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体制机制的不配套、以及民主法治建设的滞后,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广泛存在,严重影响到中国人民大众对政府的信心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民主法治的建设来保障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
但是,原来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今天来看,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供全人类分配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同时满足人类社会所有人的需要。因此建立民主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是保障中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六)关于国家关系。中国共产党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根据上述原则,中国共产党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可能要求其他国家一定要建设社会主义,也不会去寻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消亡。因此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理想和目标是在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即中国共产主义。
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难与问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追求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非常现实的理想与目标。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因为“永无止境”,所以就没有所谓的“最终”。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以马克思这种为天下无产阶级谋利益、追求全人类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无私胸怀,积极探索和实践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发展模式。要以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为基础,在学习和吸收当今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后,科学地判断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科学地制定党和国家的理想与目标,才能凝聚全中国人民为此共同奋斗。执政党的理想与信念,要让广大人民信服与信仰,就必须以务实的态度让广大人民感受到,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
那么今后发达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呢?应该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国民人均收入世界排名前三十位以内(以2010年计算人均收入应该在40000美元以上),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并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二)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措施,首先要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收入差距,还要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差距。落后地区的人均收入不得低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的二分之一;低收入者中的贫困阶层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对高收入者征收调节税,鼓励高收入者开展慈善活动。
(三)国家继续施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继续支持和鼓励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各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任何国家的政府资产、军队资产、公共服务设施资产等都是公有制资产,基本上每个国家的各个家庭或个人的住房、汽车等都是私有制财产。在中国生产企业既可以是国有独资的公有制企业、也可以是私人全资的私有制企业、还可以是国有、私人都入股的股份制企业。可见一个国家所有制可以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有机体,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今后要区分好哪些事务应该由政府来做,哪些事务应该由市场来做。
(四)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必要的宏观调控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继续使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世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发展表明,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缺陷,建立必要的宏观调控机制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五) 继续施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法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起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治理机制,来保障国家权利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机制的建立,人民大众将会对政府构建的民主法治社会充满信心,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必将在繁荣稳定环境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六)关于国家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其他国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不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也不会去寻求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消亡,不会去寻求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通过在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使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在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创造的成果以后,中国将努力争取在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努力争取对未来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执政党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制定更加科学实际的理想和目标,更容易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容易使广大人民信服,唤起人民大众积极参与的热情;更容易恢复广大人民对执政党的信心,成为凝聚全中国人民的信念与理想。一旦信念凝聚成力量,将会使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可阻挡。
1949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浴血奋战,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站起来了,开始探索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国民经济开始了快速发展,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崛起、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新历程。
近年来,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施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二。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讲话的最后指出:
“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2021年,中国人均收入应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到2049年,中国人均收入应该达到40000美元以上,初步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初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将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吸收当代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无私胸怀和高尚品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发展模式,不断制定更加科学实际的奋斗目标,带领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在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将为世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二、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方向
党章总纲中规定: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