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什么是“不统,不独,不武”?

作者:陈孔立发布日期:2009-01-20

「陈孔立:什么是“不统,不独,不武”?」正文

马英九提出“不统,不独,不武”,这既是他的近期战略目标,也是主要的策略手段。

作为战略目标,就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现状,保卫“中华民国”。稳住台湾主流民意,也稳住独派;稳住两岸和平局面,不必担心大陆动武;稳住美国,不必担心台湾与大陆走得太近。

作为策略手段,就是利用大陆力图“遏制台独”的心理,提出“不独”,送给大陆一份“大礼”,最大程度地满足大陆的需要,以此要求大陆给予同等的回报;利用大陆急于推进两岸统一的心理,提出“不统”,表达台湾方面的“坚持”,如果大陆要求台湾改变“不统”的立场,就必须以“大礼”来交换。

具体地说:

1,以“不独”换“不武”。提出“不独”,可以避开“反分裂法”,不必担心大陆动武,可以保持两岸和平稳定局面,达到“和而不统”的阶段性目标。借口大陆的“威胁性还存在”,要求大陆“撤除飞弹”,而台湾却“必须采购防卫性武器”。

2,以“不统”作为防御大陆统一攻势的“防火墙”,4-8年不与大陆谈统一。

3,以“不独”换“不统”。“不独”不仅是防御性策略,同时也是进攻性策略,即不仅要以“不独”换“不武”,还要以“不独”换“不统”,即“我给你‘不独’,不搞‘法理台独’,已经让你得到极大好处,你也应当给我更大好处,至少不要逼我‘统’了”。

4,以“不统”要对等,要主权国家的地位。“不统”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作为目的,要力图维持现状,维持“主权国家”的地位;作为手段,“不统”成为向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大陆不给对等地位,他就坚持“不统”,不谈统一。

“不统”是一种筹码,要大陆以“对等地位”、承认“中华民国”主权国家的地位,来换取台湾同意进行“政治谈判”。如果目前不能承认其政治地位,至少“双方应该以‘互相不否认’作为基础”。

5,以“不独”要“尊严”,要“国际空间”。提出“和解休兵”表面上是防御性策略,实际上是进攻性策略,就是要大陆单方面退让,而台湾却要“扩大国际活动空间”。要让台湾参加WHO,大陆不要“挖走”台湾的“邦交国”,要让台湾更高层次的人士参加APEC会议,要让台湾民众带着“国旗”到奥运会上挥舞,如此等等都在“考验”着大陆的“诚意”。他提出“唯有台湾在国际上不被孤立,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如果大陆不让步,两岸关系就不能“向前发展”。

由此可见,“不统、不独、不武”,表面上似乎处于守势,实际上却是以守为攻,只赚不赔。(2008,7,3)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