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今夜,我们都是台湾人」正文
原本已经买好机票前往台湾观摩大选,临走前一天,广州朋友劝我留下来,说大选这一天,他们将要集中在一起观看通过卫星转播的台湾选举实况。我已经第N次赶到台湾,也亲眼见证过各种选举,而且,前不久才从台北回来,加上这一次匆匆忙忙,就是过去,也大概只能在酒店里看点票。现在既然有这么多朋友一起围坐,一边把酒聊天,一边观看开票,何乐而不为?
3月22日下午大家就聚在了一起,竟然有二十多人,点票四点钟开始,大概在五点多钟,选举的胜负已分。我看到所有在场的朋友脸上都洋溢着舒展的笑容。
由于选举前一直没有公布民调,朋友几乎都没有估计到马英九会多赢了两百二十多万张选票,当然这也和大家在心里都或多或少期盼马英九能赢有关,企盼和担忧总是并行的,可以理解。开票结果出来后,大家都很高兴。我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马英九能够高票当选,证实了我的一个看法――那就是台湾民众的民主素质大大的提高了。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暗中担心“台湾人”的民主素质,他们会不会始终受到操控族群议题的政客的误导?从而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会不会根本不理睬陈水扁的失败和民进党的混乱而继续以族群划线?这种担心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我前几次去台湾,有些台湾朋友也私下告诉我,台湾人的素质也许还不适合民主?他们如果那么傻,不管经济和安定,总是选所谓的“本土人”,那可怎么办?
这次选举彻底解除了我的疑虑。这也让我很高兴自己前段时间提出的一个理论:民众的民主素质一定是在民主实践中提高的。
有一个观点认为(包括我也一度这样说过),陈水扁上台,台湾的民主倒退了。果真如此吗?什么叫民主倒退?什么叫民主?民主包括一种制度和拥有民主素质的民众。那么陈水扁执政的八年,民主制度因为他而改变过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他执政的八年,民主制度甚至因为纵容了他的一些不好的作为而被民众质疑过,这对完善民主制度是有裨益的。同样在这八年里,台湾人民的民主素质却有了大大的进步。
这次特别让我感动的是民进党。在选举前台湾的蓝营包括大陆的很多朋友都认为精于选举的民进党要在最后关键的时刻使用“奥步”(杀手锏),但民进党始终没有使用。最让我吃惊的是,在明显知道自己的民调远远落后于马英九的情况下,谢长廷一直竭尽全力,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次选举从头到尾,谢长廷始终没有拿族群来做文章。
台湾的选举同样让我们看到,国民党也许赢了选举,重新掌握了政权,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马英九如果忘记了是台湾人民的选票把他推到权力的宝座,如果他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干干净净地为人民工作,那么四年后,今天用选票赋予他巨大权力的人民同样会用手中的选票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东西比人民更大!
如果说马英九当选是台湾民主的一大进步,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谢长廷有尊严地落败――这种立即承认失败的做法在前几次选举中几乎都没有出现过,它标志着台湾的民主更趋成熟。
3月22日晚上聚会的高潮出现在马英九和谢长廷发表感言时。谢长廷一句“今夜别为我哭泣”让人真想冲到票箱前找回自己的那一张选票,改投他一票;而马英九那句“华人社区里小小的台湾却在民主上走得那么远”差一点让我无法忍住眼泪。
其实我知道,横七竖八地坐在我旁边的二十几位朋友几乎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在谢长廷和马英九演讲的短短十分钟里,大家竟然不约而同地鼓了六次掌。每一次掌声响起来,都把我带回到以前――让我想起在台湾观摩选举时的情景……
其实,台湾人早已对选举怀抱了平常心,选举时,除了两个政党的总部以及各地政党的分部外,普通民众基本上都能够泰然处之。相比较我这位专门赶过去观摩大选的大陆人,他们少了一份兴奋。这显然说明民主制度已经在台湾扎根,民主也成为台湾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这多少让我这位激动的局外人有些失落。
而今天在远离台湾的广州郊区,我却听到如此充满激情的掌声。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看周围的朋友,有著名作家和评论家,有公司的老板,有公职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有那么一霎那,他们脸上的喜悦和心中的激情让我以为我们都置身在电视中的场景――我们参与了民主选举,我们投了票,我们看到了结果!
这是迄今为止我唯一一次在大陆而不是台湾观摩民主选举,然而,这一次我的感受却是最深的。周围朋友的反应让我豁然开朗:我们为什么对那场看来离自己如此遥远的选举倾注那么多关注和感情。
我答应在场的朋友,一定要在当天晚上把这一晚的场景记录下来,也把我们心中的期望描述出来。可是,在写下文章的题目后,我却久久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
不管你身在北京,还是住在上海,不管你是广东人,还是湖北人――今夜,我们都是台湾人!
200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