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国:北京扩大台海战略回旋」正文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关系。因此,胡锦涛的推进战略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推进战略在两个方面引发了台海(中美)之间的战略变革:同盟关系的重组和作战线(借用军事术语)的推进。这一变革拓展了大陆的战略空间,使得大陆在台海关系中获得了更大的战略回旋余地。
连宋相继「登陆」,对台湾内部、台海两岸、台美之间以及中美关系的影响目前正在经历政治上的消化。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大陆在这新一轮的台海竞技中占据了战略优势。胡锦涛总书记主动出击触发了岛内政治结构的变动,实施对台湾的推进战略,已经改变了台海(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太平洋政治结构)之间的战略态势。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关系。因此,胡锦涛的推进战略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大陆的推进战略,在两个方面引发了台海(中美)之间的战略变革:同盟关系的重组和作战线(借用军事术语)的推进。这一变革拓展了大陆的战略空间,使得大陆在台海关系中获得了更大的战略回旋余地。
同盟重组
台湾对于美国的全球霸权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因此,为了遏制对美国全球霸权的潜在挑战者,美国将会充分发挥台湾的地缘作用。战后60年的历史表明,台海两岸不能一统,关键因素就在于美国。而台湾基于历史与实力等因素,也视美国为最可依靠的战略盟友。因此,60年来,两岸竞技中的战略结构组成,基本上可以表述为:大陆=台湾+(美国)。正是美国这一潜在因素的存在,才导致了台海两岸的诡谲难测。无论是国民党时代的台湾政权,还是民进党掌权时期,台湾都以美国的同盟者身份出现,使得这场两岸三方角力的游戏中,大陆独自应对另外两方。
虽然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整体提升和中美关系的相对进展,但是,美国维持两岸现状以求自身最大利益的战略意图并无丝毫改变。相反,民进党的「急独」战略却引发了台海之间一连串的紧张对峙。2005年5月,两岸关系出现转机,其根本就在于胡锦涛从中国外交战略的全局出发,主动出击,邀请岛内两大在野党「登陆」,从而一举改变了两岸三方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
连战的「和平之旅」和宋楚瑜的「搭桥之旅」所取得的成就,已为当前国际社会所认可。国亲两党与大陆共产党之间的友好关系不仅仅对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更在于重组了整个台海(中美)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从乐观的角度看,未来两岸的战略同盟将演化为:大陆+(国亲)=民进党+(美国)。这也是大陆当前「反台独」口号的战略写照。虽然国亲当前并未成为大陆的盟友,但是,国亲潜在政治取向的变革极为可能,况且,破冰之旅既然已经实现,只要大陆的战略得当,两岸政党交流能得以机制化,国亲定可成为大陆可以借助的力量。而且,即便这次不能实现胡扁会,也意味着大陆取得重大的战略优势。胡锦涛的推进战略已经改变战后60年来两岸战略竞技的构成,并极大的压缩了民进党的「台独」空间和岛内可以借助的资源。
由于台湾海峡巨大的水体阻隔的自然条件和美国有意利用台湾地缘战略的企图,台海之间竞技的作战线素来限于台湾海峡本身。虽然近年来大陆陆续的推行了外交、法律、经济、文化等多种对台统战手段,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两岸政治结构本身较量的主战场。两岸关于统「独」的较量依然萦绕在岛外。
战线前推
变革依然发生在这次连宋「登陆」。胡连会的五点共识和胡宋会的六点共识,其深刻的战略意义并不在于国亲两党与大陆之间达成的实质性协议内容,而在于两岸党派交流的形式对台海之间作战线的变革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两岸党派之间的交流、对话或合作,使得台美与大陆之间的较量突变为国亲两党与民进党及其各自背后的中美之间的较量,而且较量的主战场将移到了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活之中。换言之,中美之间在战后60年围绕台湾海峡的较量自此将演化为移师岛内进行政治对决。无论未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结构最终走向如何,这种变化的出现都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一次战略胜利,因为胡锦涛成功地将中美在台海之间的作战线从海峡本身推进到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活中去。这表明连宋「登陆」本身的政治内涵不仅影响了岛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牵引了中美之间的战略重组,甚至触动了整个太平洋政治板块的结构性变革。
政治变革
因此,连宋「登陆」虽然显示了国亲在台湾岛内政治生态中的主动性。但是,就两岸政治互动以及整个东亚-太平洋政治结构而言,其实质性的变革却在于大陆的战略推进,一举改变了两岸之间的战略构成和作战线的位置。因而,连宋「登陆」之旅最大的影响是引发了中美关系和整个地区政治结构的变革。
毫无疑问,连宋「登陆」的成功是中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一个真实脚注。大陆整体实力的提升所产生的外交空间的逐步拓展,将台海竞技的舞台推进到台湾岛内,是历史的必然;而胡锦涛本身所具备的超高明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彰显大陆外交战略和平性的一面。连宋「登陆」,改变了台湾岛内对两岸关系的政治氛围,凸现了中国大陆的战略推行。但是,更多的疑问将留给民进党和美国的对台战略,这才是这次两岸关系变化最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为国际战略研究人员,博士(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