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台湾问题与亚太安全

作者:冷战后的台湾问题与亚太安全 ――――论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发布日期:2002-01-07

「冷战后的台湾问题与亚太安全」正文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与演变

台湾是中国的最大岛屿,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100万人。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面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连,东北与琉球群岛相接,南面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它是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我国与太平洋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但近代以来先后遭到荷兰、日本等国的占领和侵略。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签署《开罗宣言》, 规定战后台湾、澎湖列岛等将归还中国。1945年10月25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所属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但是,1950年6月26日,在朝鲜战争发生的次日,美国政府背弃诺言,命令美海军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台湾问题由兹产生。

70年代初, 为了对付苏联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72年2月21-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他称之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的访问。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即著名的《上海公报》。在联合公报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持异议。”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实现了国家关系的正常化。美国政府表示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却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干涉本质上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为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在整个80年代,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尤其是 在美国售台军火问题上曾经发生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前苏联的存在,中国在中美苏大三角中占有有利地位,美国需要中国,因此台湾问题并未影响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冷战对抗为特征的两极体制宣告瓦解,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过渡性格局,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对美则相对有利。在上述国际背景下,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台湾的地位相对上升,两国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新时期。美国政府起初对华搞人权外交,但成效甚微。台湾问题于是成为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1992年9月,美国布什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型战斗机。1994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又决定调整对台政策,实际上提升了对台关系。1995年5月,美国政府更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决定允许李登辉访美,使中美关系出现严重危机。1996年3月,美国公然派遣“独立”号和“尼米兹”号两艘航空母舰进入中国的台湾海峡附近,中美军事对抗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目前,美国政府还在酝酿修改“与台湾关系法”或对台进行新的武器销售,企图阻扰中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二、冷战后台湾问题与亚太安全的关联

冷战结束后,台湾问题在亚太安全中的负面影响显著上升,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1.台湾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全局的重大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台湾问题一直关系到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同时期台湾问题对我国国家安全全局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在50年代,台湾问题尽管经常牵扯到我国领导人的神经,但是朝鲜问题一度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60年代,越南问题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60年代末到70年代,来自苏联的北方威胁是我们的关注焦点。80年代,台湾问题只是一个局部问题。但是,冷战结束之后,由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改变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台湾的独立倾向越来越明显,东南沿海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注地区。台湾问题如果长期久拖不决或者不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全局,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2.台湾问题在冷战后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地区主要大国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中美之间实际上存在的战略关系也随之结束。美国在对华实行接触政策的同时希望遏制中国的崛起,台湾问题遂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重要筹码。而90年代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变化和李登辉推行“务实外交”,使美国运用台湾筹码成为可能。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起伏不定,台湾问题起了相当的破坏作用。与此同时,中日关系也受到台湾问题的严重影响。日本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对台湾念念不忘“旧情”, 台湾当局则投怀送抱,近几年中日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交涉和对立逐渐增多。

3.台湾问题已成为冷战后亚太地区合作安全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的合作安全和军事结盟趋势都有所发展。前者表现为东南亚国家倡导的“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和朝鲜半岛四方会谈的实现。东盟地区论坛从1994成立以来,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对亚太地区合作安全机制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但是,固守冷战思维的军事结盟趋势也有加强的趋势。其中特别是美国推行两洋战略,在亚太地区搞“小北约”,同时还谋求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亚太地区的合作安全的发展起着负面作用。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结盟存在着针对、防范中国倾向,其中与台湾问题更是密切相关。1996年6月,在台海危机后不久,美日两国首脑签署了《日美安保联合宣言》。1997年,美日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进行了修改。1999年5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与《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配套的3个相关法案,其中的《周边事态法》实际上把台湾列入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对于美日阻止中国统一、遏制中国的意图,台湾方面是心领神会的。台湾当局不仅谋求加入美日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和部署,更是公开鼓吹联合日印,夹击中国。同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散布“两国论”,挑起两岸紧张局势,试图破坏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以便他“火中取栗”。去年5月,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尽管表明“不公开宣布台独”等“四不一无”,但对解决两岸关系关键的“一个中国”原则,采取模糊和回避的态度。他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同时还拒绝承认海基海协1992年两会就“一个中国”问题达成的共识。目前两岸关系的僵局并没有打破。

三、台湾问题的前景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台湾问题的解决不外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方式。

和平方式就是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和平解决的前景目前不完全取决中国大陆而是取决于台湾当局以及美国的态度。这就是台湾能否放弃追求独立和在国际上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目前,台湾当局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是否推动两岸“大三通”,将是判断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态度主要是看它是否鼓励“台独分子”,以及对台出售武器的级别,以及会不会把台湾拉入TMD,是否推动台湾当局与大陆谈判等等。

非和平的方式就是实行武力解决。早在1974年11月,毛泽东在与基辛格谈话时就声明:对台湾问题,中国可以等一百年,但他相信问题最终要由武力解决。1979年1月,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也对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强调,中国采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但不能承担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因为这不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能只有一只手,把另一只手捆住”。“有两种情况我们不用和平方法解决:一是台湾当局根本不跟我们谈;二是苏联进去。”后来,我国领导人对外宣布,对台动武有3个条件:如台湾宣布独立;外国势力干预台湾以及台湾内部出现混乱等等。2000年2月,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表示台湾问题久拖不决,我们也要动武。

总之,和平解决对各方有利,对亚太甚至世界的和平都是一个贡献。反之非和平解决,对台湾、美国、中国大陆,以及整个亚太地区和世界都是一个悲剧。

但是,从中国大陆方面而言,无论和平解决还是非和平解决,关键是要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我国领导人曾指出,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国力,需要经济力、国防力和民族凝聚力。台湾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的干预问题,与美国打交道,它们看重的是实力。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