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两岸文化认同是“双文化”的认同

作者:陈孔立发布日期:2016-09-27

「陈孔立:两岸文化认同是“双文化”的认同」正文

什么是“两岸文化认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是价值观的认同,或者还有别的看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本文针对现有的看法,试图依据“双文化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引起讨论。

一、关于两岸文化认同的两种看法

(一)两岸文化认同的内涵

所谓“文化认同”有许多不同的界定,一般说来,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和文化情结,并以此形成“我群”与“他群”的社会区分。

“认同”存在不同的层次,有原生性认同,也有建构性认同。原生性认同(或称本质性认同)是人类社会化早期最基础的认同,是指某社群对该社群最原始的认同,是出于一种原始情感认同,通过语言、文字、象征符号、集体记忆、习俗、神话、历史等等,形成的对自身群体的认同。建构性认同则是后天经过有意识的培育和建构,在本群体共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探讨文化认同既要考察原生性文化认同,也要关照到建构性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分,有些学者把它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认同是指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认同,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狭义的文化认同是指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1] 根据上述对文化认同的理解,所谓“两岸文化认同”不仅指由共同语言、文字、历史、集体记忆等方面形成的原生性的文化认同,或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应当包括两岸后天建构的制度认同、心态认同,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二)当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强调中华文化的认同,认为民族是与血缘、共享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信仰、行为方式、交流方式相关,并因此而产生伙伴和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感。因此,认同中华民族与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人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认同的基础,要通过共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岛内民众逐步由文化认同过渡到民族、国家认同;要通过中华文化认同增进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认同感,“唤起民族感情”,促进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达到两岸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另一种看法强调价值观认同,认为“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不同价值取向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按照这种看法,两岸文化认同的重点应当是在价值观方面,这就不是只靠中华文化交流和认同所能达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强调中华文化认同的看法,它完全忽视了价值观的认同。强调价值观的认同,似乎也忽视了中华文化对于两岸文化认同的作用。余英时教授指出:“激进的西化论者在自觉的层面完全否定了中国文化,自然不可能再去认真地考虑它的价值系统的问题。另一方面,极端的保守论者则强调中国文化全面地高于西方,因此对双方价值系统也不肯平心静气地辨别其异同”。[2]俞吾金教授也认为:“当代中国文化总是徘徊在两个极端之间:或者强调建立普世价值的重要性,强调向西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把普世主义与西方化简单地等同起来,走向‘全盘西化’的极端;或者强调中国的特殊性,强调民族主义的至上性,以至不惜否定普世的价值,甚至走向‘盲目排外’的极端。这些普世主义的价值构成现代化追求的精神内涵,事实上也是任何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3] 徐兆寿进而指出:“现在,在中国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旦你提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好像是要与世界作对,就好像是要提倡专制、封建、三纲五常。我不断地强调,提倡中国传统文要以中国本根的文化为中心,而不再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但又要以西方文化的平等、民主、自由等价值来补充、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文化。”[4]

二、“双文化论”的启示

双文化,一般指的是双语双文化。双语一般指的是当地语言与官方语言、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与国际通用的英语。新加坡把英语称为工具语言,把华语称为文化语言。双语双文化指的是官方语言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外来移民语言文化与当地的语言文化。例如,中国的汉语汉文化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美国的语言与核心文化(盎格鲁―新教文化)与墨西哥移民的语言文化;等等。

百岁学人周有光所说的“双文化”与上述不同,那是他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出的独创的见解。他说:“今天是双文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一方面保存和改进传统文化,一方面利用人类“共创  共有、共用”的现代文化。”[5]

这个“双文化论”具有以下含义:

1.文化,从时间上看,可以分成过去的(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从地域上看,可以分成地区的(本土的)和全球的(共同的)文化。

2.国际现代文化是不分地区的共同文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的文化。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是:

第一、“国际现代文化是全世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升华,它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相互接受,相互吸收,其中有普遍价值的部分融入国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既不是西方文化,也不是东方文化,而是世界共同的现代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长期并存,互有消长,彼此不可能把对方吃掉”。

第三、“任何民族都无法离开、取代、覆盖全世界的现代文化”。“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第四、“现代人是‘双文化人’,既需要现代文化,又需要传统文化”。

周氏“双文化论”高度概括了“双文化时代”的文化特点,对于文化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从“双文化论”看两岸文化认同

从两岸各自的主流文化来看,也都体现了“双文化”。大陆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双文化。台湾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一方面强调“保留了完整面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强调“吸收了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这也是双文化。

(一)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化认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增进两岸文化共同性的认知,说明两岸共同属于中华文化,有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历史传承共同享有的文化财富,让两岸人民彼此有亲近感、亲情感。因此,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两岸文化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但是,在传统文化方面,两岸在认知上还有不少差异。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最正统”的中华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核心或“主脉”、怎样评价传统文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值得继承以及当今两岸是否存在共同的传统文化等等,不仅两岸有不同看法,在大陆和台湾内部各自也有不少分歧。

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核心,有人强调是儒家思想,有人则认为是儒释道哲学、王道文化、和合文化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两岸应当共同认同哪一种传统文化呢?

又如,对于两岸传统文化的差异,台湾学者有如下看法:陈福裕认为:“如果我们仅仅以传统文化作为武器,忽略了两岸在近代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简单地从民族大义的高度出发来批判‘台湾意识’,想藉此消弥台湾社会在文化方面的对抗,非但是缘木求鱼,往往还带来相反的结果。”[6] 李酉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不利于民主的发展,台湾正是“解构”了儒家文化才能实现民主转型。[7] 那么两岸要认同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呢?

再如,对于大陆是否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台湾一些政治人物认为:“台湾完整保留了中华文化,而大陆断绝了”,“大陆根本没有什么中华文化”,“只有在台湾才能学到最正统的中华文化”。还有学者也认为:大陆的中华文化60年前已被从苏联抄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取代了很多,后来又被“特色”取代剩下的部分。现在的确几乎没有了。这么说两岸的差异是“有”与“无”的问题,那么两岸怎么可能形成传统文化的认同呢?

再如,对于两岸年青一代是否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台湾学者有如下看法:“台湾在去中国化之后,年轻的一代根本不再谈论中国传统价值,这是新世代年轻人很大的危机。我要说的是,这个危机不只是台湾有,大陆一样有。”[8]大陆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无知。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漠然处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9]“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甚至态度淡漠,更有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丧失信心,自觉践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观意愿不强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也大大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10]如果两岸年青一代都对传统文化感到冷漠,他们有可能达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吗?

以上情况说明,要求两岸共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有相当大的难度。退一步说,两岸即使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例如,共同的语言文字、民族血统、风俗习惯等等,形成“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联想,也不可能达成两岸文化认同,显然,台湾现在认同的是“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或“台湾文化”,不可能认同大陆现有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现代文化与两岸文化认同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