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奇:《清史・报刊表》中的海外华文报刊

作者:方汉奇发布日期:2016-05-07

「方汉奇:《清史・报刊表》中的海外华文报刊」正文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清史》编纂工作,是本世纪初中国的一项规模浩大的标志性学术文化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主持编修的第一部史书。从2002年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就开始了筹备工作。2005年起全面启动,计划用不到10年的时间,集合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包括上千名专家学者,编写出一部客观公正,包罗万象,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大型的清代中国史来。可以预期,这将是一部传世之作。早在上个世纪的一二十年代,北洋政府就曾经组织编写过一部清史,即后来由中华书局公开出版的《清史稿》,但参与这部清史编写工作的大多为清朝遗老,立场观点都有问题,难以成为信史。新中国成立后,清史研究得不多,研究较多的是中国近代史,强调的是反帝反封建,对清朝的评价以负面为主,突出了它的落后和腐败,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全面地来看,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历史处于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转换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既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业绩,也有悲惨屈辱的不幸遭遇。就其光辉的一面来说,清朝的康雍乾时期,从纵向看,是中国历史发展最巅峰的时期,文功武略远迈汉唐。从横向看,当时的综合国力绝不亚于西方。当时世界人口一共才9个亿,中国是3亿,占了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整个GDP,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来讲,应该说它的GDP接近于全欧洲的GDP”[1],占当时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也是世界第一。落后、退步、挫折、失败都是后来的事情。整个清朝的历史,是一个波浪式的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样样不行的。

计划中的这部《清史》将是一部空前规模的断代史。初步规划为92卷3220万字,从字数看,远远超过了二十四史中的任何一部。[2]其体例,参考已出版的二十四史,设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通纪”设8卷,类似清朝的断代通史,跨越清军入关直至清帝逊位的整个过程。“典志”设39卷,同二十四史中常见的“志”,如职官志、天文志、地理志等。“传记”设22卷,如二十四史中的“本纪”、“列传”。预计将为3000个以上的清代人物立传。“史表”设13卷,如二十四史中的后妃表、功臣表等。“图录”设10卷,专收舆图、图画、照片和文物遗址图像。《清史・报刊表》将作为“史表”之一,和“书院学校表”一道,纳入计划中的《清史》第81卷。为报刊设“表”,把报刊出版情况纳入正史,这一点,和“图录”一样,都是《清史》的首创,是以往的二十四史所不曾有过的。纳入《清史・报刊表》的报刊,囊括了从清朝顺治元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644年至1911年)共268年间公开出版的全部报刊。包括清初的封建邸报、报房小抄、报房京报等老式报刊,及晚清出版的各类近代化的日报期刊。初步估计,总数在2100种左右。其中海外华文报刊,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约为248种。

所谓的“海外华文报刊”,是指那些用中文在海外(不含港澳台)编辑出版,以当地华侨华人为主要对象的报刊。一些在海外出版后同时向国内发行的报刊和极个别的在国内编好,送至海外印刷出版,然后返销至国内的报刊,也包括在内。一般说来,“海外华文报刊”是以海外华侨华人为主要受众的。它的诞生,有四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有一定数量华侨华人聚居的社区,二是有一定数量的通晓中文的编辑撰稿人员,三是有一定数量的认识中文有阅读能力的受众,四是有必要的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中国人从公元2世纪起,就开始和海外有交往。东汉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掸国首次遣使来访,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中国僧人法显赴印度取经,是这方面交往的滥觞。大量移民和侨居海外,则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在东南亚洲,1511年马来半岛开始有华侨定居,1582年菲律宾出现了华侨聚居的第一个社区,1619年荷属东印度出现了第一位由华人担任的甲必丹,1753年在缅甸出现了华侨修建的第一座观音寺。在东北亚洲,1602年就开始有华人在日本长崎落户。在欧洲,1702年就开始有华人侨居法国。在澳洲,1848年就开始有华人在悉尼登陆。在夏威夷,1789年就开始有来自珠三角的华人移民。在美洲大陆,19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有大批华工以矿工和筑路工人的身份到美国,1858年就有第一批华工抵达加拿大的维多利亚。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社会,就是在这些先行者们的筚路蓝缕惨淡经营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了晚清末年,即20世纪的最初几年,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总数,据当时人的统计,已达6141040人。[3]但是,海外华文报刊并不是随着华人华侨的到来立即出现。《清史・报刊表》中的第一份海外华文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马来半岛地区最早的也是海外各地最早的华文报刊。新加坡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37年从中国内地迁来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泰国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903年在曼谷创刊的《汉境日报》。缅甸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同年在仰光创刊的《仰江日报》。澳大利亚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94年在悉尼创刊的《广益华报》。日本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98年在神户创刊的《东亚报》。英国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66年在伦敦创刊的《飞龙报篇》。美国出版的最早的华文报刊,是1854年在旧金山创刊的《金山日新录》。以上这些史实说明了一点,即海外华文报刊的诞生和发展和华人的到来、华侨的出现以及华人社区的形成,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它的诞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前面提到的四项必备条件的制约。是上述四个条件完全具备并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材料,《清史・报刊表》中的248种海外华文报刊,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从1815年第一份海外华文报刊创刊之日起,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之日止,《清史》各时期海外华文报刊创办的数量,如图1:

图1

1815―1911年各时期海外各地创办报刊的数字统计表图1说明,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起,海外华文报刊在前50年间,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每个10年都只新创刊一到两家不等,多的如19世纪的50年代只有4家,少的如19世纪的40年代,连一家也没有。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才有较大的发展。以后逐年递增,到20世纪的10年代,也就是清朝历史的最后11年,发展到了最高潮,比前一个10年增加了5倍多。这一发展的势头,直到鼎革以后还在继续,只是已经不属于《清史》的范围了。列入《清史・报刊表》的这248种“海外华文报刊”,如果按出版的地点来划分的话,其分布的情况,大体如图2:

图2清季海外华文报刊出版地点分布情况统计表图2说明,这一时期的华文报刊遍布于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各地。基本上是有华人华侨处,就有华文报刊。但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北美、日本等三个国家和地区。这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人数较多又相对集中有一定的关系。东南亚的马来半岛、新加坡、暹罗、缅甸、荷属东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是华侨华人最先到达的地区,也是华侨华人人口发展最快最多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加两国,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为开矿和筑路吸引华工最多的地区,日本则是中国人往来最为便利的一衣带水的近邻。据有关研究者提供的数据,在东南亚,马来半岛的槟榔屿1858年就有华侨华人约2?4万人,菲律宾的马尼拉1896年就有华侨华人近10万人。在北美大陆,1882年仅美国一国的华侨华人人数就达32万人,这一数字还没有包括当时尚未纳入美国版图的夏威夷的近5万人。在日本,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几年,华侨华人的人数就接近1?8万人。[4]正是由于华侨华人相对较多,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才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成为清季海外华文报刊重要的发祥和繁衍之地。上述的248种海外华文报刊,其创办人的情况,大体如图3:

图3清季海外华文报刊创办人情况统计表图3说明,这些报刊的创办人是多方面的、多类型的。首先,他们并不全是华侨华人。其次,他们也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侨界人士。他们当中,既有外国传教士、外国商人,也有当地的华侨商界人士、华侨宗教界人士、留学生、侨居国外的政治活动家和清政府的驻外机构。

首先在海外创办中文报刊的,是一些外国传教士。《清史・报刊表》中的最先问世的一家海外华文报刊,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外国传教士办的。稍后问世的几家中文报刊,包括1823年在巴达维亚创刊的《特选撮要每月纪传》,1828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天下新闻》,以及1837年从广州迁至新加坡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都是外国传教士办的。参与创办这些中文报刊的外国传教士,主要来自英国,大多是基督教伦敦布道会的传教士。他们是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马礼逊(RobertMorrison)、米怜(WilliamMilne),创办《特选撮要每月纪传》的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创办《天下新闻》的吉德(SamuelKidd)。只有一位来自普鲁士,即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郭士立(KarlFriedrichAugutGuützlaff),但他也是个传教士。这些中文报刊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第一,除了个别的刊物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请了少数中国人当助手之外,大部分的刊物都是由外国传教士们自己编辑的,稿件也都是他们用刚刚学到手的中文,结结巴巴地自己撰写的。第二,出版后,除了供当地的华侨华人免费阅读之外,还大量地向南洋各地和中国境内发行。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编之一米怜在他所写的《释疑篇》中所说的:“此察世俗书今已四年,分散于中国几省人民中,又于口外安南、暹罗、加拉巴、甲地等国唐人之间,盖曾印而分送与人看者三万有余本”[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迁新加坡出版后,也仍然保留在广州出版时期的发行渠道,继续向中国国内发行。它们的主要目标在中国国内。第三,尽量迎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阅读习惯。在报刊的显著位置刊出诸如“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等之类的孔子语录,用“博爱者”、“爱汉者”、“尚德”等中国人乐于接受的观念和语汇作笔名,以及模仿中国读者习见的报房京报的书册形式和用黄色连史纸作封面等等。第四,广泛刊载中国读者感兴趣的有关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宗教、文学、制度、经济、生物、风俗、科学、技术、新闻和行情等各方面的信息、知识和资料。最先创办的几家中文报刊,是以弘扬宗教教义为主要内容的。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自称“此报所载,关于宗教之事居大半”和“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唯一要务”[6],稍后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就逐步增加了宗教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内容,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