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

作者:戴元光发布日期:2014-10-31

「戴元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正文

文化传播学是五十年代前后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在我国,有关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一直没有进行过深入的讨论。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的交叉中对文化传播的原理进行论述,并以此作为研究文化的一个入口,来研究传播与文化的互动。

文化传播学是文化学和传播学的杂交品种,它的最大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性。传播学理论是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是一种古老的现象,对它的系统研究并形成一门学科,却是很晚的事情,就如同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却只有一个很短的历史。

在词源上,传播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信息的分享和信息的传递。信息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能量、物质。结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这种理论的概念是:在任何既定的情景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景中的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这是现代科学赋予人们的一种观念,就如同人们曾经认为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一样,但不久就证明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并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和结构。而社会系统以至思维、语言、心理和意识都有结构、结构又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使结构不仅形成结构,还起构成作用,就是说结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传播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平衡。我们很难给传播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目前的定义都只能反映传播的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从最普遍意义上讲,传播是一个系统(信源)影响另一个系统(信缩)的活动,这是一个操作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说,传播是普遍的,传播是结构的信息交流过程。传播无始无终,传播的过程就是传播本身,传播的结构就是由传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变化。

传播有各种分类方法,按传播的性质,有生物传播,物理传播,社会传播,物理传播也是属于社会传播的;按传播的范围,可以分为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

传播有各种理论,例如:

五要素理论:这是拉斯韦尔1954年提出的传播结构,谁?(who)说什么?(Says)通道?(Throughwitch chaunal)对谁?(Towhom)效果?(With what effect)1958年布雷多克又增加了两个因素,即何种情况下(where)和为什么目的?(why)

社会类型理论:西方传播学家认为目前世界上有六种传播制度和类型,即:集权主义理论,它是文艺复兴后期极权主义气候下的产物,强调报刊是国家的公刊,不得攻击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的价值,违抗当权者是犯罪行为;自由主义理论,这种理论是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产物,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观点公开的市场"和"自我调节"的观念,它包含报刊不用事先检查,出版自由,攻击政府和官员合法,新闻采访完全自由;社会责任理论,这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强调媒介应覆行一定义务,在法律范围内,媒介多元,思想自由,社会与公众有权参与传播;共产主义理论,媒介公有,为工人阶级服务,社会有权检查出版物;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理论,这是麦奎尔提出的,主要包括,媒介与国家政策一致,经济优先,发展优先,本国文化与语言优先,自由与责任统一,国家有权介入媒介活动;民主参与理论,这种理论提出公民有权接近媒介,内容不受政治影响,媒介为受众存在。

两极传播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观念常常是从媒介流向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流向人口中不太活跃的部分。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拉扎斯菲尔德,其后有墨顿、门泽尔和卡茨。守门人理论:勒温首先提出了这个理论,他发现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同途径,每一途径上都有"门",能不能通过"门"由"守门人"确定。后来,怀特将"守门人"理论用来研究传播学,此后,许多学者如麦克内利、巴斯、麦奎尔等都对"守门人"理论进行过研究。关于"守门人"选择信息的标准,盖尔顿和鲁茨提出了九条因素:时间跨度--时效性,显著性--强度和限度,清晰度--真实性,文化接近与相关--接近性,一致性--符合受众的某些期望,出乎意料--突发性,连续性--具有新闻价值,不断引起注意,构成--符合媒体的要求,社会文化价值--"守门人"的价值观念。

"使用--满足"理论: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受众为达到满足和实现需求而使用媒介,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按照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加以解释。

个体差异论:人的心理构成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失天和后天知识形成差别,认识事物时有偏见,价值观不同,个人的社会环境不同。这个理论是德福勒于1966年提出的(见梅尔文・德福勒《大众传播理论》)。

枪弹理论:它假设受众接收信息是无条件的,个人是"原子化"的没有社会性的个体,传播者把信息象"子弹"一样打出去,受众象"靶子"会被击中。

文化规范理论:研究传播影响人的原因,是信息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的规范力量。

文化传播的分支理论,是以传播作为研究文化的人口,洞察人类的文化行为,这些理论来源很多,有人类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的、但文化传播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洞察人的文化行为,还在于研究他们如何传播和分享这些文化。

人类学理论:文化传播的人类学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先用传播的概念来研究文化问题,发表了许多文化研究的论文。后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德国文化传播主义: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研究文化。他认为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移而传播出去的,自然条件造成的民族文化差异,会随着各族的沟通与交流而减弱甚至消除,而物质文化是各族沟通的前提,物质文化"通过人,同人一道,随着人,在人身上,特别是在人之中,即在人的心上,作为一种模式的思想芽,才能传播。"通过人的自身传播的方法,就是民族迁移,战争与征服,商业贸易。丝绸之路就是物质文化传播的最好证明。拉采尔的思考被他的学生费罗贝纽斯所发展。根据对非洲的考察,他发表了《非洲文化的起源》,提出了"西非文化圈"的问题,并认为在每一个文化圈中,都有主要来自物质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例如两面坡的直角房屋,用植物作弓的弦,用植物编织盾和面具。他还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经历诞生、童年、成年、老年、死亡等过程。文化的相似主要是地理条件相似,而差异也是由于地域不同造成的。例如,东方文化的洞穴感觉,停滞感觉,命中注定思想,听天由命思想,西方文化的远大感觉,发展感觉,个人主义与思想自由,表现了各种不同的特征,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德国史学家格雷布内尔通过研究发现,世界上各地区都有六到八个单位和独立的"文化圈",每一文化圈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因素。他提出了划定文化圈的标准,一个是形式标准,即文化现象的相同形式,第二个标准是数量标准,即文化现象中细节上的相同。他认为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都属于同一文化圈,然后可以从文化圈的地理分布来研究文化出现的时间和传播的道路。我们认为,当文化圈在地理分布上连续时,这一理论似乎得到了证明;但有时候同一文化圈会被切断或相距很远,或文化特征相同,但并不是同一地域,例如非洲的沙漠文化,亚洲的沙漠文化,澳州的沙漠文化,都有类似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说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同一文化传播的结果。可以说,文化的产生不都是传播的结果,也有进化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东亚有独木舟,印第安人有独木舟,澳洲土著人也有独木舟的结果。共同的进化机制可能造成文化上的某些共同现象或类似现象。德国天主教神父施密特认为最早的"文化圈"同最早的历史阶段相一致,因此,可以划分出原始文化圈,越是古老的文化越表现出文化基本要素上的多元性,并以人种和部族文化为表征,而高级文化则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性,并在全世界传播。

文化传播学派:英国传播学家里弗斯、史密斯、佩里是文化传播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里弗斯认为,民族之间的沟通和文化的融合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是文化因素是传播的现存状态,同时文化发展也有内在进化机制,例如:秘密宗教仪式,就是因为信教人属少数原因。史密斯和佩里的传播思想较为极端,他们认为,埃及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世界上的高级文明都是从这个中心传到世界各地的,这是泛埃及主义。于是,他认为,古埃及安葬仪式和木乃伊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文明的太阳"。史密斯和佩里的观点相似,他把文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最初的原始的"食物采集"文化;二是以农业、石头建筑和金属加工为基础的"古代"文化,古埃及是古代文化的代表。佩里极端的认为,任何文化发展不是靠自身的独立的发展,而是靠高级文化的传播。

美国文化传播主义:美国历史民族学派和描述语言学派奠基人博厄斯是文化传播主义代表人物。他反对地理决定论、种族决定论以及单线进化论,也反对简单化的传播主义。他认为每个文化集团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文化集团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这实际上是对进化论和传播主义理论的折衷,这种折衷也是合理的。他主张对文化采取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而不是采取各种决定论的态度;但他又十分重视传播的意义,他认为应当研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确立了文化上的共同性,文化学者应当研究民族之间文化互相影响的具体形式,以及文化传播问题。

博厄斯的学生威斯勒、克罗伯、罗维等人发展了他的思想,形成了美国的传播主义学派。威斯勒认为,文化构成的最小单位是"文化特色";若干文化特色构成复合文化,复合文化以辐射状态进行传播。文化传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传播的形式,它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另一种传播是有意识的有计划的传播,即有意识的组织开发或通过战争、贸易、传教、旅游进行传播。歌顿威泽反对进化理论,强调文明的集体传播。他认为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总方面是不存在的,而文化传播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一个民族吸收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过程来发展文化。他既承认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也承认地理因素的影响和趋同现象。罗维具有强烈的反进化主义倾向,他认为各民族之间文化现象的雷同之处并不意味着规律的存在,相同的文化现象,在很多情形之下,是文化传播的结果,也有不同原因产生相同文化的问题。

文化传播的社会学理论:关于文化传播的理论问题,大致可以分为文化传播主义与进化论两种,并且是互为对立的。前者曾在欧美发生很大影响,并一度取代进化论处于主导地位,但实际上是并行不悖的。严格地讲,社会发展的早期,文化圈内的进化因素较大,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人的生存欲望,社会群体发展之后,社会性行为多于生物性行为,文化发展较多靠人的沟通和社会传播,进化机制没有早期重要。但进化论并没有过时,极端的进化论和极端的传播主义都是不科学的。

文化是社会意识范围,是一个有机体,文化本身也是进化的,是随着人的进化而进化。但仅靠人本身的进化是很慢的,没有传播,人永远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人就无法进入文明时代,虽然人没有传播活动,并没有"进化"成狗或猫,仍然是人,但很难摆脱原始的生活方式;而文化也在进化中,即有内在的进化,就是人的拓殖,也有外部的发展,就是传播,各民族文化的互补能推动文化的发展,互补就是传播的结果,而传播的作用比进化的作用要大得多。

文化传播有自己的原理、机制和规律,主要是:

维模(Latency )原理:文化的维模功能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文化传播中,维模功能使文化圈对外来文化起选择作用和自我保护作用。当外来文化有利于原有文化模式的时候,便容易被接受,并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营养为原有文化所吸收;如果外来文化对原有文化模式有破坏性时,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