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郑曙村发布日期:2012-05-23

「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文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革命给民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民主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我们应顺应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变革,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同时也要及早思考对策,防止网络技术对民主可能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民主;影响;计算机网络

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类带入网络化的社会。根据资料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了1.5亿,预计到2000年,用户将达3~4亿。在中国,从1994年我国实现与互联网全联结以来,用户人数逐年递增,截止到2000年2月,我国网民已达890万,居世界第8位。预计到2002年,我国网民将达到6100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市场。另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截止2000年2月11日,我国各级政府注册的网站达到2300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成为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将对人类的民主政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及时地去认识和研究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新课题。国外学者已就此发表了很多值得重视的议论和观点。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学者维夏德・沃伊克指出:“因特网迅速发展向政治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因特网的巨大潜力是否会使民主更加具有活力 ”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悲观主义者认为新的信息技术不会带来任何政治上的好处,“新的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小撮政界人士或掌权人物主宰和控制,使他们能够左右和操纵群众的情绪。”“新的技术只不过促使权力更加集中,因而预示着一种不详之兆。”“电子计算机化的交流系统肯定会威胁到可能出现的公共所有制和人民大众的言论自由。”“计算机为主的世界将受到某一阶级的统治。”有的人甚至担心出现“电子法西斯主义”。乐观主义者则认为,“新技术促进和捍卫了民主和言论自由。”“新技术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潜力,会使更多人在民主参与的方式下卷入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去。”网络技术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民主参与手段和工具,它将把人类带入“电子民主”的新时代,加速人类的民主化进程。本文认为,网络技术的出现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动力和机遇,同时也使民主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既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推动民主的进步,也要高度重视网络技术给民主带来的危害,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的力量,历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网络技术的出现也是如此,它将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条件和空间。

(一)互联网使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直接民主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直接民主作为一个古老的政治理想,从古希腊、罗马至今,一直是一些人所推崇和追求的。然而,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交通、通讯等技术手段不发达,公民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无法大规模组织实施直接民主。因而,直接民主一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而代议制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方式解决了人数众多的民族国家公民无法人人参与决策、管理的困难,因而成了自近代以来一直实施至今的主要民主形式。不过,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使代议制民主面临危机,直接民主成为可能。

1、过去,由于受落后的交通、通讯手段的限制以及信息传播数量和传播速度的影响,公民意志的体现成本高、周期长,直接阻碍了民主参与的实现。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为一体,形成“地球村”,民主参与变得十分便捷,人们甚至足不出户,在家里按几个键,点几下鼠标就能对国家和地方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民主参与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国际电联1998年底的报告指出,横跨大西洋光缆每话路分钟的建设成本不到1%美分,运营成本较高的国际通讯卫星每话路分钟的综合成本也不超过1美分,如果合理利用,传输单位成本随着容量的扩大趋近于零。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家用电脑会越来越普及,网络越来越简便,费用越来越低廉。这些都降低了民主参与的成本,为民主参与创造了条件。

2、信息是决策的“原料”。代议民主制下,信息为官员所垄断,越往高层,越能掌握全局性的大量的信息,下层和民众只能了解局部的有限的信息,甚至不了解信息。这使得民众不具备参与政治的信息基础。信息革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信息传输渠道,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传输渠道,政府官员和民众、上层和下层获取信息的范围、数量以及时差上的区别在不断地缩小,公众与政府官员几乎能同时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政府官员丧失了昔日垄断信息从而垄断决策权、管理权的优势。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们有能力对问题直接作出理性决断,不必事事都靠“代表”来决策了。公众直接参与决策已是大势所趋。奈斯比特早就科学地预见到,信息时代将是“参与制民主”的时代。的确,当前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开辟了民主参与的广阔空间。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地域界限的虚拟的网络社区,在网络社区里,网民们可以摆脱基于地域疆界和社会行政区划的政治控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利益要求,志趣和政见相投者很容易地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和组织活动。网民们甚至可以自己进行民意测验,组织“电子政党”、“电子院外集团”、“数字议会党团”。当“政府上网”后,政府的各种决策就可以在电脑网络的全民表决系统上进行,政府选举也可以在网络中操作。“在线参与”将成为网络时代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互联网消蚀着金字塔式的等级集权制的权力结构,促进分权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结构的改变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上层建筑发生改变的一种基础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传统的社会结构产生冲击,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迫使权力结构发生改变。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它“削弱了旧权力系统的每一根支柱,最终改变着家庭生活、商业、政治、民族国家以及全球权力本身的结构。”工业社会的权力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下层众多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隶属于上层少量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信息由低层层层上报,管理权力由上到下层层贯彻执行,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规模是上层小下层大,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管理权力是上层大下层小,形成倒金字塔型。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等级森严,自上而下,垂直控制和管理的官僚科层等级制度。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强烈地侵蚀和动摇着这种权力结构。“现在,计算机的扩散正在把制度结构从昔日工业化时代的机器似的等级制度转变为有机的网络。”信息网络组织是与金字塔结构明显不同的结构。第一,“网络倾向于水平延伸,而不是纵向发展。”也就是说,网络关系是同等级间的横向联系,这是金字塔结构所没有的。正如奈斯比特所说:“网络组织可以提供一种官僚制度永远无法提供的东西―――横向联系。”这种横向延伸的特性可以有效地破坏纵向的官僚等级结构,使社会结构逐步扁平化。第二,在这个网络上的每一个信息点,既可以发布信息,也能接受信息,因而每一个信息点都是一个信息中心。人人是信息中心,就等于没有信息中心,所以网络是一个没有中心的世界。这种特性可以克服金字塔结构的一元信息中心的集中控制,并支撑多元的决策中心。总之,网络的上述特性正在打破工业社会的高度集中的金字塔式的纵向等级权力结构,使权力结构发生重组:网络平行结构正在简化传统的科层等级制度,使权力迅速下移,组织扁平化,集权和专制正在让位于分权和民主,一元决策中心正在发展为多元决策中心。

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权力的分散化表现在许多方面,许多国家正在发生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政府组织向非政府组织分权,企业高层向低层分权,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变革。例如,近年来,许多国家中央政府的一些外交大权正在被非中央政府组织所僭越,美国有数十个州和地方政府在参加外交事务,这些外交事务涉及签约、投资、教育、游说、研究等广泛的领域。同时,各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正在部分取代传统的政府职能,它们在国际经济政治等外交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目前,世界上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据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统计,到1995年,世界上的非政府组织已达到36000个,它们起作用的领域也正在扩大。上述情况表明,中央政府主权独揽的传统正在被削弱,集权正在走向分权。

(三)互联网将促进言论自由、社会平等和政治公开的发展

互联网天然具有自由、平等的功能。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块跨越国界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里是言论自由的王国。任何网民都可以超越时空的障碍,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自由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和千百万人交流,交换各自掌握的信息、知识、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条件。互联网就象没有守门人的“论坛”,网络里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论坛”上发布任何数字化的信息,散发给广大受众,没有人能控制这个“论坛”。尽管也有控制的尝试,但迄今为止实际的控制措施大都收效甚微。由于网络的这种自由的特性,有的人把互联网称为“自由的信息公社”。网络是自由的世界,也是平等的世界,这种平等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平等上。首先,如上所述,互联网改变了工业社会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减少了管理层级,削弱了官僚等级制,使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平民与政府官员更易沟通了。借助于互联网,庶民百姓甚至很容易与国家元首直接沟通,自由交谈。其次,在互联网上,所有的人参与政治的机会是均等的,无论是平民还是国家元首,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发表言论,参与讨论,谁也不比谁的机会多,谁也不比谁的机会少。再次,“网络中的各个环节属于平级,或根本无等级区别。”网络上交流的是信息,是思想,而不问交流各方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是说,网络交流剥去了网民的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容貌等因素,只就思想言论进行交流,尽管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可能不同,但在思想交流上是平等的。奈斯比特在谈到网络的交流平等时指出:“在网络组织里,信息本身就使得一切事物都趋于平衡……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待,因为最重要的是信息,它使一切变得平衡。”网络中也有权威,但“网络的权威是凭藉着能力和魅力树立起来的,而不用以社会等级或官位作基础。”俄罗斯学者拉特波夫更形象指出:“在‘万维网’上,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在控制空间(‘虚拟现实’)中,乡巴佬心理消失了,这里没有‘首都’、没有长官、没有垄断,也没有国家和政府。”最后,互联网还带来了广泛的著书立说和出版问题上的平等。过去,著书立说、发表作品似乎是文人、大众媒体和出版商的特权,与平民百姓无关。在网络里,可以说,人人都是出版商,网络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自动“出版”工具,网民可以随意出版自己的“作品”。正如《华盛顿时报》首席政治记者唐纳德・兰布罗所说:因特网“使老百姓无需庞大的资本便可成为出版者,并作为参与者去接触媒体,而不仅仅是观察者。即使没有数百万美元,你也可以启动自己的‘出版’或传媒组织。……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一个网站,与传媒巨头一争高下。因特网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民主手段。”

网络还具有公开、开放的特性。过去,在一些等级森严的国家里,少数有权力的人凭借着对信息的封锁和控制在不公开的状态下,决定并操纵着国家的政治。而互联网却具有打破信息和政治垄断的功能。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的结构,任何人都能发布信息,极难控制,在某处被禁止的消息,可轻易地从别处进入网络,“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炸弹,政客都没有办法控制这个网络。信息还是传出去了,不是经由这条路,就是走另外一条路出去。”这就打破了以往政客们对信息的封锁和垄断权,使得信息公开化了。政客凭借对信息的垄断进行“黑箱操作”已越来越困难了。政务公开化已是大势所趋。当前各国政府纷纷启动“上网工程”就是顺应了这一潮流。政府上网,在网上发布公共信息,发布政府公告,提供有关法律、规章、政策、市政规划、公共管理、环保、就业、医疗、人事、物价等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也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网络的自由、平等、开放的特性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自由、平等、开放观念,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