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佃兵: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特点」正文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弄清当前老年人心理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特点,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忽视的课题。由于自身以及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存在着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精神关爱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等方面的矛盾,心理发展呈现出由关注社会到更加关注自身、由关注生活到更加关注生命、由关注物质到更加关注精神等变化特点。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发展 精神需求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给全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镜象,其中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就是一个重要显现。截至2009 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7 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据预测,到2025 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将达到25%,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他们的心理状况、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全面实行小康的目标能否完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因此,弄清当前老年人心理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矛盾与变化特点,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老年期作为人生中最后一个时期,由于自身以及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发展存在以下一些主要矛盾。
1. 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
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一些角色和活动的丧失或被削弱,他们已由过去的社会劳动者退居到社会依赖者,由社会财富创造者退居到社会财富消费者,由家庭支配者退居到家庭供养者。这些角色变化对老年人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这个时期也是老年人角色转换的重要再适应期。但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以及老年人自身等方面的诸多原因,致使很多老年人实际上并不能顺利地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
从个体生命历程来看,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禀赋,其个体的发展以及认识的提升都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酿成的,是在人的不断社会化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哈维格斯特指出人一生有六个阶段特征,其中老年期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要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生活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承担市民的社会义务,与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密切的关系,降低对物质生活满足的要求[1]。假如大多数人能够顺利地从成年期过渡到老年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那么老年人的社会化过程就会顺利实现,老年人生活状况就会大大改善。相反,则会产生难以适应社会的角色困惑,常常会从今昔的对比中感到失去原有的依托和追求,进而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产生模糊和迷惘,并由此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强调现代化进程对老年人群社会地位消极影响的“现代化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代社会老年人的角色转换与适应问题。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一方面使老年人口的比例呈不断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运用降低了经验和熟悉技能的价值,而经验和熟悉技能正是老年人弥补他们身体灵敏程度相对缺乏的主要途径。同时,快速的社会变化和家庭之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制度使许多知识变得过时,而这些过时的知识曾经是以前老年人受到尊重的一个基础。总之,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老年人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的低落,把许多曾经使老年人受到尊重的东西抛在了后边,他们的需求受到了社会的忽视和冷落。正如考吉尔所指出的:“现代化经常设置倾向于削弱老年人地位的一连串反应行动。而促使老年地位的这种下降因素包括作为地位资源的土地重要性的降低,扩展式家庭重要性的降低,人们流动性的增加,以及迅速变化的技术,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2]。
然而从计划经济和高度意识形态化年代走过来的老年人,几十年所受的传统教育形成了他们看问题、想问题的固有立场与思维方式。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他们习惯于用传统道德主义来评判这些变化,当原有的支撑他们大半生的价值体系无法支撑其精神生活时,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和心理上的混乱。面对自身地位与角色的不断削弱,一些老年人采取了消极回避态度,甚至产生恐惧、焦虑、仇恨等心理行为反应,不能以宽容和体谅的心态去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人生,过多地沉迷于对过去的追忆当中,看不惯、想不通的事情比较多,出现孤独、固执、自私、多疑和偏见等心理变化。特别是一些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离退休老人,感觉自己的才华还没有得到充分地施展,加之离退休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郁闷、不满、压抑等严重的失衡感,有的甚至自嘲自己为革命时期的“敢死队”、建设时期的“突击队”、老年时期的“等死队”。
2. 精神关爱需求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矛盾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年人精神关爱需求显得普遍而强烈。但这种需求涉及代际关系和人际关系,关涉友情和亲情,无法完全依靠老年人自身的资源和努力来满足,需要获得外部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上世纪70 年代由cobb 所倡导的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理论认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3]。然而,当前“未富先老”的情境使得物质性的养老资源显得稀缺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对老年人的精神心理需求则关注不够,特别是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老年人来自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与精神关爱已今不如昔。一是传统孝道的淡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外来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孝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考验。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膨胀,道德沦丧,不但不能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反而把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的一套渗透到家庭生活中,视老人为“包袱”和累赘,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岌岌可危,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尊老不足,爱幼有加。二是赡养观念的片面。当前不少子女对赡养父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只注重物质赡养而忽视精神赡养。特别是随着就业市场化导致竞争意识的增强,以及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以及对时间和精力的有效合理使用,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之间产生了冲突,而冲突的结果是在仍然保持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的同时,逐步忽视和淡化了对老年人的精神安慰,客观上造成了老年人的习惯性无助,进而与社会疏离与边缘化。三是家庭结构的转型。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加速、工作变动的频繁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客观上促使传统的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尤其是随着“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扩大,“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导致家庭对老年精神关爱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弱化,精神慰藉和心理关爱的缺失,使老年人在情感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撑和依靠,从而陷入了一种无趣、无欲、无助的心理状态。
3. 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矛盾
老年人、儿童及成人的发展,当今已普遍被认为是人生发展的三个年龄阶段。其中,老年人发展主要包括内在的自我完善与外在的社会参与,而这二者均是通过老年人的老有所为实现的,可以说,老有所为,已成为当代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最大心理满足。这种需求体现了老年人对人生境界、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而这种需求一旦得以满足,便能使其长时间地在精神上感到愉悦和幸福,从而体会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但进入老年期随之而来的身心衰老却成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最大障碍。罗伯特・哈维格斯特提出的“活动理论”,揭示了老年人试图维持一定活动的意愿和被迫从社会生活中撤离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该理论研究发现当人们失去了某些角色或失去某些活动机会时,一个明显的调适方法便是寻求新的角色或活动来进行替代,但能否寻求到新的角色和活动有赖于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必须有可替代的新角色和活动存在;二是个人必须有胜任新角色和从事新活动的身体和心理能力;三是个人必须有承担新角色和参与新活动的意愿[4]。综观当前为数庞大的老年群体,其中不少老年人具有一技之长,甚至身怀绝技,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与愿望。然而,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器官、组织、形态等方面呈进行性的退行性改变,致使老年人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机体活动力减弱,生物效应力降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等各种系统生理功能和代谢的障碍,导致了老年期也是是疾病的多发期,老年身心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医学研究显示,由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和退出工作(生产)岗位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老年人普遍受到慢性病的困扰,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使得这些老年人在志向与身心衰老之间形成了矛盾,有的还甚至为此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
二、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
老年人心理发展存在的上述矛盾,导致其心理发展变化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 由关注社会到更加关注自身―――价值判断注重自我
美国学者卡明(E. Cumming)和亨利(W. Henry)提出的疏离理论认为,随着年事的增高,老年人变得越来越内向,从而使他们能够自然并且正常地脱离以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减少与别人的交往,逐渐增加对自己的关注,价值判断更加注重自我。进入老年期也就意味着一种社会角色类型向另一种社会角色类型的转换,从而实现由一种社会生活类型向另一种社会生活类型的转换,即由事业转向生活、由社会转向家庭。而这种角色与类型的转换,将产生由溶汇总体思想向个体思想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个人行为由群体转变为个体行为。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外部环境,也对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判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传统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受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影响,人们选择实现价值的途径往往只是借助社会,借助集体来进行,根本谈不上个人的价值选择。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比较强调自我实现,价值判断明显带有功利色彩,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个人人生感受与精神需求,对社会的需求不再是听天由命的被动接受,而是合理地进行选择,利益观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集体利益强于个体利益渐变为以个人利益为主,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以自我为中心倾向,更加强调集体、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2. 由关注生活到更加关注生命―――认知方式更加直观
从个体生命的时间历程上看,人的生存具有时间性,人不仅生存于时间之中,而且人赖以生存的时间同时也是人的生命时间。当个体的生命历程发展到老年阶段时便开始敏感时间的始终,直面生命之终结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生发死亡意识,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表征。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是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5]。在此,海氏把“死亡”看作既是个体自身的事情,又具有个体的不可逾越性,其本已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避免性使人们对死亡怀有恐惧心理。此在生命的即将终结意识和死亡的必将来临心理,使得老年人认知方式更为直观,渴求健康长寿、关注生命质量,已成为他们心理需求的首选目标。特别是中国当代老年人,过去他们大都是在一种“政治上“左”、“右”为难、生活上贫穷落后中渡过的,在当今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的前提下,他们已由过去较多地关注社会和他人转而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归宿,“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牵挂的话题。
3. 由关注物质到更加关注精神―――需求层次明显提升
马克思曾说“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6]。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人的精神生活是构成人的完整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涉人的发展的一种本质存在方式。而经历了几十年社会实践和风雨洗礼的老年人,正以其丰富的阅历体现着人的这种本质。正如萧伯纳所说“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活的本质被规定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离不开人的精神需求的,它不仅是人发展状态的表征和标识,同时也是衡量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