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贤:中国没有理由不立即停止计划生育」正文
2013年1月14日,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计生委主任王侠发言称:“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对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翟振武的专访文章《当前为何还要稳定低生育水平》。翟振武认为“受人口惯性增长的影响,预计未来20年总人口还将增加约1亿人。”
王侠的发言与与翟振武等主流人口学家的预测目的一样,被外界认为都意在强调中国应继续近年来备受社会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早在2000年,主流人口学家们就预测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但是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只有13.4亿。笔者根据公开数据测算,其实即便2000年停止计划生育,2010年人口也难以达到14亿。
为了统计需要,中国计生部门将20-29岁之间的育龄妇女称为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这一年龄段的妇女每年生育的孩子占全部出生孩子的大约三分之二。根据国家计生委规划司撰写的《2005年全国人口形势分析报告》,作为生育主体的生育旺盛期妇女(20-29岁)人数自1992年以来持续减少,这意味着每年中国出生人口将快速减少。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已经由1980年的626万增加到2011年的960万;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30年中国年死亡人口将增加到1350万。中国人口已经在负增长的边缘,根本不可能再增加1亿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虽然中国人口总量仍然在增加,但从1988年开始,年增出生人口开始处于直线递减。根据1987年到2006年年增人口变化趋势,笔者推测中国人口将在2016年开始负增长。而联合国和美国人口普查局则预测中国人口在2020年开始负增长。
翟振武认为“目前世界上生育率低于2.0以下的国家,2011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普遍超过3万美元”,“中国目前的实际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6左右”,“并不完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甚至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因为“中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才6890美元,城市化水平才51%”,“所以中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是稳定的”。他认为,“一旦放弃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肯定会大幅度反弹。因此,要想稳定住低生育水平,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首先,翟振武所说的生育率为1.6是其人为夸大的数据;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181,《中国统计年鉴-2012》显示2011年中国生育率仅为1.04。生育率是根据15-49岁这35组育龄妇女及其孩子计算出来的,是35组配套的比例关系,即便某几个年龄组存在“漏报”或“重报”,也不至于太大影响总结果。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的1.181总和生育率出来后,计生委随即也宣称中国生育率是1.8,引起广泛的质疑,而计生委拒绝给学界提供2010年抽样数据。(详见《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7月份的一篇文章《1.8还是1.181?中国生育率仍一头雾水》)
其次,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1年中国大陆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为8400美元(不是翟振武所说的6890美元,他的数据也是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计算而来。)相当于韩国1990年、台湾1988年的水平,两地当时生育率分别为1.59、1.85。以可比的1990年国际货币为基准,2012年中国大陆的人均GDP相当于韩国1991年、台湾1989年的水平,两地当时生育率分别只有1.74、1.68。泰国2011年人均购买力平价为8646美元(与中国相当),但是生育率不到1.6。(泰国的数据分别来自维基百科《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购买力评价2010-2011》、2011年《南方周末》文章《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所以笔者认为,停止计划生育后,中国内地生育率反弹的空间非常小,在补偿性出生高峰(指经过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后,一旦政策停止而出现的生育反弹)后,生育率不会高涨,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今后还会沿着台湾、韩国(2010年生育率分别只有0.895、1.22)的老路继续下降,长期维持在一个更低的生育率上。
既然计划生育政策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人口政策调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调整,那么将国家的人口政策调整交给计生部门来决定显然并不合适, 因为很清楚的是,国家计生委和主流人口学家不论是出于维护既得利益者的目的抑或其他目的,不论目前中国人口现状如何,他们必然本能地要“坚持计划生育不动摇”、“稳定低生育水平”。
所谓“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计划生育是老大难问题了,很多问题已经辩论得很清楚,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进行综合论证了,停止计划生育是当务之急。而停止计划生育政策理应成为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最重要的新政开场白之一。我们期待雷霆一击。
易富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长期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著有《大国空巢》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