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政:悼季羡林先生

作者:叶匡政发布日期:2009-07-19

「叶匡政:悼季羡林先生」正文

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逝世了,享年98岁。如此高龄去世,在过去被看作“喜丧”。老人一生历经沧桑,有起有落,忧患过,也欢喜过,走时终究福寿全归、功德圆满。

季羡林先生走了,他也带走了的一段让人唏嘘感慨的历史。他漫长的一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共和国几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笔耕不辍,思想常新,保持着良知与清醒,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他逝去的消息时,都会感到他音容宛在。那个可爱的老人形象,在我们心中一定很久都不会磨灭。

我在1980年代末,就对季羡林先生译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爱不释手,当时并未注意译者。七卷本的史诗,给过一代诗人很多影响,记得当年海子去世时,居室的桌上就整整齐齐地放着这套史诗。

到1990年代末,读到《牛棚杂忆》时,才对这位有良知的文化老人有了真正的了解,那时季羡林先生已年近90岁。这本书虽只有20万字,却是一部浸透了血泪的知识分子心灵史。这是一部苦难之书,他透过对一个时代历史真相的触及,通过对自己炼狱经历的反省与忏悔,让人们能够更真实地面对这段历史。这也是一部拯救之书,期望能把每一个人从历史的阴影中拯救出来了。因为只有真实地面对历史,等待我们的才不会是一个充满了负罪感的未来。他是在为自己忏悔,也是在为一个时代忏悔,这是当代知识分子最为珍贵的一面镜子。

不仅是季羡林先生的学识,更是他的人格感动了一个时代,所以他的晚年也迎来了无数的鲜花和头衔。他自2003年开始缠绵病塌,但人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位可爱的文化老人。但是,他在盛名中仍保持着一份清醒。2007年,他在新书《病榻杂记》中要求摘掉戴在他头上的 “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和“国宝”三顶帽子,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他对世事的洞明,他对名利的谈泊,他的质朴和真诚,再次让人感受到了这个文化老人的可爱与可敬。对于今日浮躁而功利的知识界来说,这仍是一面珍贵的镜子。

季羡林先生主要的研究领域虽不是国学,但他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士志于道”的知识分子精神。他把明道与行道作为自己的终极使命。这不仅是知识与思想的尊严,更是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正如孟子所言:“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季羡林先生走了,他追着他的那些可爱的师长陈寅恪、朱光潜、胡适等先生一同走了。这个时候,我倒想起唐师曾说起过的一件趣事。当年一位北大学生,因刚到校园有急事,便把行李交给路边遇到的一位老头看管。等到他办完事,早已日薄西山,他才想去找行李。他看到那个老头还待在原地,替他看着行李。等到开校会时,这位同学才从主席台上发现,那个替他看行李的老头,竟是当年的北大名誉校长季羡林先生。

或许,季羡林老人并没有走,他还在某个地方,为我们静静地看着行李。只不过那个行李的名字,叫中国传统文化。

让我们送季羡林先生一路走好!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