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飨作诗怎样变成宴飨赋诗」正文
宴飨作诗现象是历史的真实,可以从传世文献中得到一些旁证。《耆夜》见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记述周初一次宴飨作诗活动。既然在更早的时代,已有了宴飨活动中作诗达意的行为,为什么在春秋时期演变成“诵古”了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察。
宴飨作诗
首先是礼仪用诗的积累。周代的礼仪活动当然要服务于周代的政治需要,而能够适应政治需要的诗歌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宴飨作诗正是一种重要的创作途径。重要人物在宴飨活动中所作的诗篇,或者与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的宴飨作诗,与周人自己的政治理念息息相关,又容易被贵族阶层广泛接受、知晓,经乐工整理加工,就可以成为礼仪用诗的范例,甚至被固定地用于礼仪的某个环节。反过来说,贵族在宴飨礼仪中要用诗歌表达意旨,西周时期也没有足够多的已有诗篇可供选择,很多时候只能根据需要进行现场创作。到了春秋时期,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无论是乐工制作、贵族个人创作还是民间采集,都已大大增加了可用于礼仪的诗歌数量,足以供宴飨赋诗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