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角度看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16-11-04

「从人才角度看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正文

何为人才?何为人才的内在修养呢?其实,传统的人才观讲究德才兼备、强调以德为先,不是没有道理的。现代的人才观似乎更偏重于才而忽视了德。不管人格高下,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足矣。殊不知,当一个人道德败坏时,其才能越大,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在人生谢幕前对自己的一生所做的回顾和总结,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其中的道理。孔子的这段话,其实就是给出了人们在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方面的不同阶段和步骤。

人才内在修养:坚持学习

所谓"志于学",就是自觉地意识到了学习的意义,"学"乃孔子的志向所在。这里所说的"学",不仅仅包括读书,更主要的是指习礼。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俎豆"系古代人们祭祀用的器皿。儿时的孔子即开始练习礼仪,这是人格修养的最初步骤。"三十而立",立于什么?"立于礼"。一个人在人格上的独立,其实是个伦理道德问题。"四十而不惑"的"不惑",是指知道了为什么遵循礼仪的理由,即不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所以孔子又讲:"知者不惑"。怎么才能"知"?

儒家主张"格物致知"。所谓格物的"物",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外物,而就是"做事"而已。格物致知无非是通过"物"的道理来领会"做人"的道理。"五十而知天命"是说孔子五十岁上明白了伦理道德的总根源,即最高那个道理,但尚局限于"知",故有待于落实到"行"。"从心所欲不逾矩",乃是大自由、大自在,是那种达到了既自由自觉、又自然而然的物我合一、圆融无碍的状态。

9x0vr2ds.jpg

古代知名人才

在这个阶段,天道与人道已泯然为一、了无分别。一个人不论怎么想都不会超越规矩的约束,而这种约束亦失去了外在强制的意义,而是完全吻合了人的主观意志的欲求。这也正是儒家在人格建构方面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的境界。

冯友兰先生则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就是那种未经自我意识反省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存状态,亦可谓按照本能生活的状态。此时的人属于"庶人",他还"不知有我",这也是多数人的生存状态。它也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