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峙:主权与人权:美国的双截棍

作者:岳峙发布日期:2014-03-13

「岳峙:主权与人权:美国的双截棍」正文


乌克兰的政治危机继续深化,目前的焦点集中于克里米亚独立公投问题上。

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关于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市独立的宣言。这意味着克里米亚正在逐步走向全民公投。

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爆发后,克里米亚即宣布,将于3月16日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还是继续留在乌克兰。克里米亚表示,如果公投通过,克里米亚就将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同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决议,呼吁美国与英国保障其领土完整。

对此,美国与俄罗斯的反应截然相反。

俄罗斯表示,克里米亚议会的这一决定“正当合理”,并宣布将尊重公投结果。俄罗斯认为,有科索沃公投独立的先例,克里米亚可以照葫芦画瓢。

但俄罗斯支持克里米亚公投的理由不止于此,不完全是复制科索沃的先例,更不是简单的支持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克里米亚原属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768年的第五次俄土战争中,俄国大胜,迫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克里米亚“独立”。1783年,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正式将克里米亚吞并,使其成为俄国领土。1918年,克里米亚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1921年又以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苏联。1954年,赫鲁晓夫当政的苏联为庆祝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宣布将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无疑是苏联国内的行政区划调整。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分别独立,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居民中近六成为俄罗斯族,因此克里米亚要求回到俄罗斯,并曾于1992年5月宣布独立。俄罗斯议会也曾通过决议,要求废除1954年将克里米亚划入乌克兰的法令,但遭到乌克兰反对。经过反复博弈和谈判,克里米亚作为自治共和国留在了乌克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里米亚之于俄罗斯,相当于琉球(今日本冲绳)之于中国。

有如此复杂的历史渊源,加上俄罗斯族在克里米亚人口中占近六成的比例,公投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过去十年间,乌克兰政治上动荡不安,经济衰退不止,而俄罗斯则政治稳定,经济上已经在逐步恢复,对克里米亚而言,俄罗斯显然是更有诱惑力的选择。

但美国认为,科索沃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特例”。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将拒绝承认克里米亚公投结果。同样是要求独立,为什么科索沃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克里米亚却相反?

众所周知,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上一贯以人权卫士面目出现,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名,干预他国内政。但这次美国似乎拿错了剧本,在全世界面前公然从人权一边跳到了国家主权一边,高调宣布要维护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也就是说,美国似乎又承认主权又高于人权了。

那么,究竟是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实际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来没有固定的标准,随时做两手准备,哪个对自己有利,就支持哪个。即使是美国高唱人权高于主权、支持民族自决权、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频频干预中国内政的1990年代,加拿大的魁北克、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和英国的苏格兰等西方国家内部出现的区域独立诉求也从未得到过美国的支持。

至于中国,则早就领教了美国的这两手。一百年前,美国提出在华“门户开放”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保证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不被列强瓜分,这时候主权高于人权;但当中国终于走出百年泥沼走向统一的时候,美国却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频频作梗,这时候人权又高于主权了。

换句话说,主权和人权不过是美国干预他国内政、打压对手的两根棍子而已,哪个更能打击对手、更有利于美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他就会举起哪个。因此,无论美国举起的棍子是捍卫主权完整还是保护人权,世人首先需要考虑的都是其政治动机,不要误把美国当成国际雷锋。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